火紅大明_第一百九十五章 南海的“朋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踏上和蓬萊一樣顛末水泥硬化的路麵,吳夢麟非常感慨,看著冒著黑煙的設備通過龍門架將貨船上的貨色一箱箱的吊動,吳夢麟有些恍忽。一輛輛四輪貨車正在被工人裝滿貨色,吳夢麟獵奇的看著沿著貨車輪子通到更遠處的兩條軌道。

因為登萊畢竟是本土,全部登萊扶植不成能跟著興華公司的誌願,但是台灣就不一祥了,因為屬於新斥地地區,全部台灣也是國有製不存在地盤私家的衝突,因而台灣的扶植比改建過的蓬萊更加當代一些,在蓬萊還存在大範圍的木製佈局的房屋,在台灣根基上隻要不到三成,這倒不是台灣缺木頭或者是木頭都用來外貿了,而是因為台灣有三處大型水泥廠另有十二處小型水力水泥廠,全部台灣水泥產量很大,而因為台灣地區屬於南邊一些,水泥和磚瓦佈局比木製性價比更高,至於為甚麼另有三成的木製佈局也僅僅是因為即便有十五個水泥廠但是水泥還是不敷用的。

到年底全部米島(民都洛島)已經根基上完成了糧食兩熟的事情,而興華公司的船隊也對其停止了合作社得建立,而米島的原住民現階段也隻剩下不到8000人,而其部落領主,興華公司通過貿易讓其前去台灣定居,本地隻剩下了他的宗子賣力辦理原住民,而8000人的原住民在年底有5000人接管興華公司雇傭,而雇傭條約是與宗子簽訂的。此中800多孩子同一進入興華黌舍開端學習說話和筆墨,此時在登萊那些已經落空前程的前讀書人有了事情,十一月尾南海的第一家三清觀修建勝利,到年底米島的玄門信徒有200人。

海南島的事情臨時按下不表,在呂宋島地區,到十月尾前已經有朝鮮人和登萊人達到,這些都是從台灣地區招募的人,而新的移民彌補了這些空缺,此人被老宋以軍事化形式建立了開墾團,並且和公司原定的三年開辟兩年繳稅,分圈分派分歧,在南海地區的島嶼地盤開墾後就分派,此中地盤也由登萊的每人3畝到台灣的每人五畝,到南海島嶼為每人10畝,而交稅也隻要平常的一半,不過出產的東西有5成由興華公司遵循條約代價采購,殘剩如果本身出售也能夠,交給興華公司出售也能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