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是必須的,現在我們需求一個穩定的台灣局勢,提及來德川家了。對馬氏但願從我們這裡采購一批火槍和彈藥,刀槍甲冑也需求一批。”吳啟戎俄然想起前幾天在朝鮮那邊觀察時候獲得的動靜。
“衛學我們還是要辦理的那些指著考中的當官老爺的我們還是不要了,不過我們幫助他們還是要做的,李承學油鹽不進我們就不要和他計算,以威海衛得名義給他一筆錢清算一下衛學,不過我們的黌舍不能被滋擾,現在我們在個農場的小學必須持續扶植,不要怕多費錢,我們目前教員還是夠的,不要怕冇人用,我們走的能夠慢一些但是必須走的穩。最多不消五年時候我們就有超越600人的具有小學文憑的孩子,有100多有初中文憑的孩子還就30多個有高中文憑的孩子,你得設備老二的設備老宋需求的農業人才都會有的。”楊向東見吳啟戎有些氣沖沖的就避開了話題。
“劉元嗣我還去插手了他的葬禮,上了500兩銀子,那會還和劉洪嗣說了句話。那小我特彆誠懇悶葫蘆。不過能繼任他哥的位子估計還是有點本事的,這個李承學上任的時候我還去拂塵洗塵來著,冇當過官就是一個老學究,滿嘴的之乎者也的,不過要不是老傳授死了,我還挺記念他不管事兒那段日子的,王友…我但是要拜訪一趟了。靖海衛算是最共同的目前他的一多數軍戶都在我們興華公司,倒是未幾拿很有端方,我們很多項目也帶著他這老頭另有倆孫子到了我們陸地學院學習,寧海衛就是個財迷,客歲跑過來500多軍戶還上門要人,我爹好言相勸要把人送歸去成果這老東西竟然要錢,話裡話外的感覺一小我三兩銀子才行,要不是為了封他的嘴我感覺給他一文都是華侈。就是這個李承學和衛學有點費事。”
“如許吧火繩槍給他們100支長刀滿足他們的要求,弓箭多籌辦點,甲冑給他們80副,我記得我們試出產了幾副板甲是吧。讓兵工部分給你個報價,火藥我們有冇有了。”楊向東扣問。
“他倒是挺會找賣家的。”吳啟戎看完了陳述,“需求很多吧,火槍需求400支,苗刀800把,弓箭2000支。可惜我們現在兵器已經停產了,庫存倒是夠了不過朝鮮那邊還要防著女真人啊。”
“先不要想這麼多,我感覺現在最要緊得是要和李旦談清楚消弭現在我們和福建很僵的乾係。”老宋倒是很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