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大明_第二百三十四章 異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而新軍的統領人選已經肯定了,固然設備陸連續續的送到朝鮮,很多人就起了心機,特彆是這些優良設備和火藥。在仁祖歸正時賣力漢城衛戍的練習大將李興立在政變前已被拉攏,按兵不動,是以政變軍順利攻入昌德宮,並在宮中放火。而在仁祖歸正後,李興立被超授為工曹判書,因為他的感化相稱首要,故被策為一等靖社功臣,封廣州君。不久又外放水原府使兼守禦使,率領三千(一說二千)兵士,拱衛京畿。他的部下就盯上了這批些火藥,而李適又因為有渠道,以是安排本身的親信和其聯絡後陸連續續的倒賣了很多火藥,而火藥固然倒賣出去了,但是也不能搞得那麼較著,因而他們就將很多劣質火藥重新裝填到桶內以掩人耳目。

跟著軍事和政治上的全麵壓抑,1626年9月,皇太極被推舉為汗,但權力受“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共同議政製約。

而究竟也是如此,寧遠之戰本身把孫承宗留給本身的老底給用了個精光,現在確切需求彌補,特彆是火槍,固然興華公司供應的火槍質量非常好,但是再好的設備也需求保養,而明軍的保養態度……確切有些一言難儘。就導致寧遠之戰結束以後,本來顛末經心保養的火炮火槍也要麵對大範圍的換裝。實在繼任的袁可立還是很夠意義的,在他得辭職陳述被同意之前,就以10換7的比例換了1000隻火槍,並且還換了20門90炮。這也是為甚麼袁崇煥在袁可立離職之時要專門感激他的啟事,王恭廠的爆炸案讓閹黨一時倍受進犯。魏忠賢要求袁崇煥為其建生祠的事情也就變得不了了之。

這件事情還是要歸結到仁祖歸正今後了,仁祖繼位後,處決了李爾瞻、鄭仁弘等一多量大敗派官僚及金介屎等光海君的愛妾寵臣,為臨海君、金悌男(仁穆大妃之父)等政治捐軀品規複名譽,並起用在光海君期間失勢的李元翼、鄭經世、李睟光等南人及徐渻、吳允謙等西人。接著就是對歸正功臣的論功行賞,在十月十八日策勳三等共53人,金瑬、李貴、金自點、沈器遠、申景禛、李曙、崔鳴吉、李興立、具宏、沈命世10報酬一等,李適等15報酬二等,樸惟明等28報酬三等。對於這類成果,並非皆大歡樂,怨氣最大的是李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