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抗戰_第352章 那就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一番忙活,戴上了手銬,上了特製的“囚車”,垂垂分開船埠,影佐禎昭俄然長出了一口氣,向坐在前排的鄭蘋如問道。

“冇到過我們占據的處所,就不能跟我們打仗了嗎?”影佐禎昭笑道,“就像瑪莉蜜斯您一樣。您之前跟我們也冇有過打仗,卻能等閒地曉得我們的行動打算,乃至在我們剛到仰光的時候就把我們全數奧妙抓捕……這申明甚麼?申明您在我們內部也有眼線。以是,有些事並不是大要上看起來阿誰模樣的。”

“你熟諳我?”鄭蘋如再次驚詫。她還覺得影佐禎昭冇認出她。

“那你想讓我說甚麼?”影佐禎昭歎了口氣,“我在緬甸內部隻熟諳幾小我,這一次會有一個叫昂山的來策應我們。”

“像您如許的人,如果動刑的話,就太失禮了。”鄭蘋如道,“以是,我勸您還是招了的好。”

“我明白了。感謝指教。”鄭蘋如淺笑道。

“您曉得?”鄭蘋如驚奇地轉過了頭來。

“吳素!”影佐禎昭又道。

“順口的說法而己。不消這麼叫真兒吧,影佐將軍?”鄭蘋如也是笑道。她明白影佐禎昭是甚麼意義。緬甸人馳名而無姓。此中常見緬甸人名前的“吳”不是姓而是一種尊稱,意為“先生”。常用的尊稱另有:“杜”是對女子的尊稱,意為“密斯”,“貌”意為“弟弟”。“瑪”意為“姐妹”,“哥”意為“兄長”,“波”意為“軍官”,“塞耶”意為“教員”,“道達”是英語dr.的譯音即“博士”。“德欽”意為“仆人”,“耶博”意為“同道”等。比如昂山。他小時叫“貌騰林”。意義就是騰林小弟弟,而如果比昂山再小的,那就要叫他“哥騰林”;插手“我緬人協會”的時候,改名德欽昂山,意義就是昂山仆人;跟日本人合作,構造了“緬甸獨立軍”。他又改名了,叫“波德查”,這意義又叫德查將軍……再舉個例子,跟昂山一起插手了“我緬人協會”。同時擔負首要帶領職務的吳努,實在也並不姓吳,吳努的意義是“努先生”。……當然了,這都是男性,如果是女性,就像鄭蘋如所用的名字“莉”,如果有社會職位就會被稱為“杜莉”,而如果是女青年,則會被稱為“瑪莉”,等等。

“這個我倒是信賴。”鄭蘋如想了想,“這位‘素先生’在幾年前就已經是緬甸立法議會的議員了,那是英國人的傀儡政權,他固然在前年景立了甚麼‘愛國黨’,卻又出任了巴莫政權的部長職務,在英國人部下乾得蠻津潤的。傳聞英國人還正籌算讓他代替巴莫,擔負緬甸這個傀儡當局的總理。屬於典範的利己主義者和兩麵派……不過他不是緬共成員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