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抗戰_第230 刺殺斯大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許的傷害。何況,那些深派進蘇聯和日的間諜都是珍寶,其背後的諜報構造必定會千方百計的庇護他們,秦衛如許一個較著的聯絡人。分歧適安然標準。並且,如果秦衛另有一個諜報構造,以蔣介石的為人,必定不成能賜與他如許的高位……戴笠也不過才隻是個少將而己。因而,線索就如許冇了。崔可夫乃至暗自思疑遠東赤軍的題目是出在蘇聯本身的身上,啟事麼,天然就是斯大林搞的那一場持續數年的“大洗濯”。隻是這個思疑他隻敢放在內心。哪怕是在外洋,也不敢宣諸於口。因為那是找死!可就在他對這個調查已經不抱甚麼但願的時候,秦衛卻說甚麼……諜報?……“我們能夠供應一些日人在遠東的軍事諜報,以此來調換蘇聯對我國的援助!”秦衛再次說道。“這很難。”崔可夫想了想。“我們蘇聯現在的環境貴國也該當清楚。在歐洲,在遠東,我們都在停止著軍事行動。這內裡的耗損非常大。先期能夠向貴國供應那些援助,已經是我們最大的才氣了。”“崔可夫將軍。不要藐視社會主義的出產才氣。”秦衛伸出一根手指悄悄動搖:“自貴國的第二個五年打算結束以來,產業產量大幅度晉升。以鋼產量為例,1938年蘇聯的鋼產量比第一次天下大戰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僅次於美國,比英國和法國的產量總和還要高,位居歐洲第1、天下第二。同年,蘇聯活著界製造業產量的占有率僅次於美國、德國及英國,位列第四……1938年,貴國的飛機出產總量為7500架,本年則估計會達到10000架,同時,你們的兵器出產額也在大踏步的進步,據聞已經僅次於德國,超越了英美等國的總和……”“我不明白你在說甚麼。”崔可夫的心更抽緊了。秦衛曉得蘇聯的鋼產量和製造業的產量也就罷了,卻連他們的飛機產量和兵器出產也曉得,這豈不是說,他對蘇聯瞭若指掌?莫非,中國人的觸角真的已經深切到了蘇聯,乃至對蘇聯已經極其體味了?“您必定明白我在說甚麼。”秦衛的身材向前靠了靠,“崔可夫將軍,兩百多架飛機,三百多門火炮……這對你們來講根就算不了甚麼。你們隻需求再鬆放手指間的裂縫,就能供應比這多出十倍的援助。您必然很但願中國建議更大範圍的反攻吧?我們也想,可我們需求兵器。”“我很想曉得秦將軍你是如何曉得蘇聯的飛機產量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