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抗戰_第101章 最招人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本來是一個機遇。名將薛嶽感覺土肥原所部過分前突,恰好能夠一口吃掉,便要求老蔣調派軍隊對14師團停止圍攻。但是,大戰一場,土肥原千裡奔襲,一起上前後擊敗了老蔣嫡派的桂永清和黃傑各軍,竟以2萬人衝破了近20萬人的圍堵,揚長而去。不久後,14師團攻占睢縣,逼近蘭封、杞縣。而與此同時,為了共同土肥原,另一股敵軍也由亳縣方麵經鹿邑、柘城向太康逼近,且有進犯平漢路許昌、鄭州一帶的詭計。當時的景象是,兩路敵軍一旦合圍,便能夠將在開封、蘭封之間的國軍主力軍隊“包餃子”!

危構造頭,蔣介石決定撤兵,把那60萬雄師從徐州疆場撤出。但是這時,土肥原所帶領的第14師團從河南濮陽強渡黃河,先陷山東菏澤、曹縣後,直插河南蘭封……

因而,無法之下,老蔣挑選了掘開黃河!

當時,日軍華北方麵軍南侵徐州,李宗仁帶領各部在第五戰區與之大戰,顛末一番苦戰以後,終究在台兒莊一帶獲得了嚴峻勝利,毀滅日軍瀨穀支隊大部、阪本支隊一部共萬餘人。這一場勝利在當時可說是極其可貴,而此戰以後,在天下有兩個影響,一個就是天下群眾抗戰必勝的信心大增。另一方麵呢,也促進了百姓黨內部的速勝論,有很多人以為日本人不值得一打,不過如此。而從蔣介石內心上來講,他也以為日軍好打,最較著的表示是,就是台兒莊取得勝利以後,蔣介石力求在徐州擴大戰果,將大量精銳軍隊調往徐州,至1938年5月初,徐州四周的中國軍隊已達到64個師,有3個旅,總計60餘萬人。同時,蔣介石又將胡宗南、黃傑、桂永清、俞濟時、宋希濂、李漢魂等中心軍主力置於河南東部的歸德、蘭封一線,作為徐州的後盾力量,庇護隴海線,擺出決鬥的架式。

日本陸軍大將,主持諜報事情,繼青木宣純和阪西利八郎以後,在中國處置間諜活動的日本第三代間諜頭子,建立滿洲國和策劃華北自治的幕先人物,“中國通”,以豪放重義聞名於舊中國官僚之間。此人熟讀《三國》、《水滸傳》,體味中百姓族性,是以極其重視直立起本身重信義、尚承諾的名號。抗日名將馬占山即以為土肥原不哄人;曾占有北平的宋哲元也評價土肥原說話算話;蒙古的德王痛罵日本人時,如果扯到土肥原上,便說“他懂,他懂,他說話算話”。 土肥原有兩個外號,中國人叫他“匪賊原”、西方人稱它為“東方的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前任日本第十四師團長,插手徐州會戰,後升任第七方麵軍司令,教誨總監,第一總軍司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