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當皇帝1_第六十三章 致仕(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是他早就醞釀了好久的打算,而擺佈都禦史接連病倒則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契機,藉著此事推行這個退休打算。

鄭德倒冇有想到看似剛烈的劉大夏會第一個站出來同意本身的決定,畢竟遵循春秋來算他也隻是剛滿七十歲罷了。並且不要看其體型肥胖,但身子骨倒是很結實。即便像馬文升一樣乾到八十歲也不再話下,他完整冇有需求這麼做。畢竟高官厚祿不是普通人能夠像李東陽那般視如糞土,說捨棄就能夠直接捨棄的。

遵循之前排定的坐次,世人倒也冇有爭搶甚麼,安溫馨靜地順次落座。比及鄭德帶著石珤到來的時候,在坐的大臣們俱是流出驚奇之色,這回如何不是王廷相?

不過這時候也不是想這個的時候,在坐諸位大臣起家施禮,“臣等拜見陛下。”

“愛卿不必推讓,這些俸祿乃是你們退休以後的養老金。你們為大明江山勞累了大半輩子,這些都是應得的。”

不過有人站出來支撐本身,也讓他暗鬆了一口氣。起碼本身說的這番話,還是有些用處的。

鄭德聞言頓時有些不爽,憑甚麼劉健就不能致仕了,隻是因為是本身便宜老爹留下的顧命大臣之嗎?

“大師也應當曉得了,右都禦史史琳已經病歿。朕為此感到非常哀思,也為大明又落空了一名棟梁之材感到可惜。而現在左都禦史戴珊也接著病倒了,導致朕的內心俄然有了一個疑問,為何我大明的股肱之臣接二連三的病倒?”他頓了頓,望了世人一眼,接著又說了一句,“不知眾卿可否為我答疑解惑,為何會呈現這類環境?”

不過如果讓朝廷的這班老臣留到來歲再走的話,一來文武百官早已經有了心機籌辦,二來也不會給他們一種皇上急於洗濯前朝老臣的感受,弄得全部朝廷民氣惶惑。

劉健這時候站了起來,“陛下,甚麼是退休軌製?”

看到在坐諸位大臣儘皆沉默,鄭德接著說道,“想到右都禦史史琳為大明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最後卒於任上,朕感到肉痛不已。同時也都是朕的錯,如果早點那樣做或許就不會如許了。”

聽了天子的話,劉大夏還想說些甚麼。不過這時候刑部尚書閔珪也站了出來,拱手道,“微臣已經年逾七旬,情願請辭告老回籍,還望陛下恩準。”

莫非是我們聽錯了嗎,還是皇上抽風了?

他正想說些甚麼,這時候朝廷兩位大佬之一的另一名,一向老神在在的吏部尚書馬文升這時候也坐不住了,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臣也情願致仕,待來歲告老回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