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_第26章 籌錢修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達康彷彿看出了鄭支書心中的顧慮,大手一揮,欣喜道:“彆擔憂,明天一早,我就親身去上頭找帶領彙報環境,爭奪儘快把資金給落實下來!”。

何況李達康畫的大餅那麼誘人,彆說這些冇啥見地的村民了,就算是在李達康的宿世,那些大門生插手事情以後,不也一樣沉浸於老闆畫的大餅嘛。

一時候,村民們被李達康描畫的誇姣將來刺激的是熱血沸騰,恨不得頓時就把豆腐廠辦起來。

“這隻是一個開端罷了,隻要廠子辦起來,大師都能住上磚瓦房,穿上新衣服,頓頓吃肉”,李達康說道。

誰都曉得官田鄉是全市聞名的貧苦鄉,真如果在官田呈現一家千萬範圍的企業,作為縣委書記的袁凱,臉上那是大大有光。

“世俊,你帶著他們現在就解纜坐火車趕去明州,那邊我已經打好號召了,到了明州有人接你們,有甚麼事及時跟我聯絡”,李達康說道。

“並且這還隻是賣一萬斤豆腐賺的錢,如果是兩萬斤,三萬斤,乃至更多的話,那又能賺多少錢?”。

“對,李鄉長冇說的,就算把我這一百多斤撂在這,也得把路修出來”,村民說道。

當初真應當厚著臉皮去跟親戚朋友借點錢返來啊。

說到這,李達康頓了頓持續說道:“不過固然鄉親們修路是冇有人為的,但是炊事的話還是得由我們來處理,畢竟修路是個彆力活,如果冇油水的話時候長了可頂不住”。

除了少數家庭環境比較特彆的以外,絕大部分的村民家裡都入了股,起碼的十塊,最多的有一千多塊,全數加起來將近三萬,環境比李達康料想的還好一點。

剩下差的兩萬多就由鄉財務出資補齊了,如許等豆腐廠贏利以後,鄉裡也能分到一大筆錢,這對於鄉財務也是一個有力的彌補。

“隻不過……這修路需求的資金方麵嘛……”,他稍稍停頓了一下,臉上暴露些許擔憂之色。

“袁書記是如許的……”,接下來李達康就把如何發明鄭家村的豆腐上風,又是籌辦如何辦廠的設法,詳細的給袁凱做了一個彙報。

“好的鄉長,我這就帶他們解纜”,鄭世俊就是在明州讀的大學,對於明州比較熟諳,是以挑選讓鄭世俊帶隊李達康還是比較放心的。

而是一個月一結,這還是看在李達康的麵子上,不然的話凡是都是一個季度乃至半年才結一次款的。

“李鄉長,在哪交錢,我一個入股”,故意急的村民迫不及待的問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