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道:“不說這些了,說說如何應對陸城軍?正麵作戰,恐怕必敗無疑,三千張踏張弩,又有重甲馬隊在擺佈,硬拚必敗無疑。”
成公英嘴上恭維,內心卻腹誹:真如此,又何必多次讓某摸索閻行,哼!前有董卓、呂布養父子之亂,現馬超、馬騰親父子反目,你們倆也指不定如何呢?
成公英思慮很久方對韓遂道。
“主公的意義是?”
成公英道:“某在狄道的細作傳來的動靜,傳聞一長臂大耳之人隨軍呈現,並且有白甲白袍的馬隊呈現。”
“何為絕戶計?”
下計,下計就是跟西涼聯軍乾耗,一向耗到金城糧儘,聯軍散,劉備一一派軍追殺,可大破聯軍,費事,但時候一長,不曉得誰能耗過,一樣也很多用招安戰略,以及裡間計。
成公英嘲笑:“不過是劉備的聲東擊西之計,主公,試想此戰真有劉備在,此計一出,哪怕劉備不死,起碼也能挫動陸城軍的士氣,最起碼十年不敢小覷西涼。”
賈詡高低兩策都有招安之計,汗青上曹操用誹謗之計破了馬超、韓遂聯盟,固然見效極快,但是後患無窮。
韓遂道。
韓遂微微一笑:“某與壽成訂交數年,固然衝突很多,但總的來講某等是一起人,窩裡鬥,如何鬥都能夠,但誰若要從某等手裡奪走涼州,某等必然與之冒死,在這點上,我們的觀點是分歧的。”
成公英聞言點頭:“主公奇策,還可趁機分離陸城軍的重視力,一舉兩得啊!某這就去安排顏俊回武威一事。”
十二點前另有一更。
賈詡的三計,實在劉備明白,謀士的上中下三策普通都是奇計、良計、穩妥之計,而普通良計都在於中策。
“哼!要不某也不會提出兵分兩路抵當陸城軍,為的就是借陸城軍之手滅掉他們,最好弄個兩敗俱傷,可惜彥明不爭氣,榆中城竟然這麼快被陸城軍攻破,說實話之前某真有殺了他的心。榆中乃金城流派,榆中不失,吾起碼能穩居允吾等地,現在看來允吾等地也保不了。”
韓遂畢竟是一梟雄,猛地站起道:“好,就以公英之計,這事全權交給公英去辦。”
成公英道:“主公,如果僅是如許部屬豈敢妄斷?細作聽城外將士大喊主公。試想陸城軍中,除了劉備誰敢妄稱主公。”
韓遂點頭,像俄然想起來一樣,道:“既然有此絕戶計,此地就不消彥瞭然,讓彥明跟顏俊一起去。”
“主公請說。”
韓遂點頭,隨即又道:“可劉備不是率軍入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