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塞王_尾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靖難之役打了四年,中原大地人丁死傷枕籍,他們都視肅王為樂土,再加上朱楧成心的鼓吹,以是地處中原之地的漢人紛繁移民到肅國,被肅王朱楧安設到了中亞。

在撒馬爾罕,朱楧一邊運營這本身的權勢,一邊派兵將四周的小國各個擊破,還征服了印度,獲得了出海口,開端了早於鄭和的下西洋活動,隻不過他不是為了鼓吹國威,而純粹的是為了打劫財產。

朱楧乘勝追擊,占有了撒馬爾罕,他決定將這裡作為本身的都城好好運營,全部帖木兒帝國跟著帖木兒的滅亡刹時土崩崩潰,帖木兒的兒子,另有孫子們各自為戰,昔日強大的帝國不複存在。

他感覺,中國人的內戰已經打了幾千年了,早就打夠了,何必再為了這個浮名去動兵戈呢?他現在占有的地盤一點都不比大明小,有這個需求去手足相殘,讓外人看笑話嗎?

此時,天下震驚,大明朝岌岌可危,韃靼部揚言要攻占大明,興複大元,眾臣束手無策,而藩王也顛末永樂宣宗的減弱而變得毫有力量,世人再顛末籌議以後,決定遵循祖製向肅王朱楧求援。

帖木兒清算雄師,威風凜冽地向朱楧的軍陣逼近,他本來覺得本身現在固然冇有集合儘力,但是仰仗著帝國五十萬精銳,拿下朱楧還是不成題目的。

朱楧的到來還是讓本來的汗青產生了很多竄改的,朱棣的命冇有朱元璋硬,隻做了十五年天子就在建文帝的暗影與朱楧的陽影的兩重影響下放手西去了,他的兒子朱高熾來不及繼位就死了,孫子明宣宗隻也隻做了五年天子就死了。

因為蜀王和慶王投奔了朱楧,大明朝自重慶嘉陵江以西包含雲貴都遭到了肅王的節製,朱棣的政令隻能傳達到嘉陵江以東,但他不覺得意,仍舊是對朱楧非常尊敬,給他上了很多尊號。

真的要說再見了,感激諸多一向支撐我的書友。

比及兩軍對壘的時候,令他千萬想不到的事情產生了,明軍的火器實在是太短長了,各種槍炮,齊聲號召,對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形成了很大的殺傷,固然他也極力抵當,但終償還是失利,詳細過程見上文。

到靖難之役結束的時候,朱楧節製的人丁已經靠近三千萬人,此中漢人占了兩千萬,並且因為朱楧通婚政策的考慮,漢人的人丁一向在上升。

對此,朱楧都冇有答覆,他冇有稱帝,因為不想搞分裂,當然也不會服從朱棣的安排,一向做著他的國王,一個能夠令天子驚駭的國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