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卻又翻了翻手中的書籍,讀道:“蜀民就死,率五十報酬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積其屍。至暮,疑不死,複刺之。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
崇禎又嗯了一聲,說道:“孔先生公然讀書甚多,連這等雜書也看過,不愧衍聖公最為看重,將來要襲爵的大才之士啊。隻是朕記恰當初孔賢人曾經說過一句話,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不知此言何解?”
待王承恩領命退下後,崇禎道:“不急。朕的題目頗多,我們呆會兒一邊吃一邊說。”說完,竟是不再理睬孔興燮,就那麼悄悄地等著酒菜上來。
不得已,孔興燮隻能答覆道:“回陛下,以怨報德,乃是出自《國語·周語》,以怨報德,不仁。”
讀完以後,崇禎嘲笑道:“孔先生曉得這本書麼?”
孔興燮道:“門生大抵記得,彷彿是賀清泉先生所著《CD錄》。”
孔興燮此時更加地膽怯,隻能硬著頭皮道:“門生早聞陛下文武雙全,常日熟行不釋卷,當然可稱得上是儒學大宗師。”
崇禎嘲笑道:“不錯。好一個儒學大宗師。以孔先生觀之,朕,可稱得上是儒學大宗師麼?”
崇禎接著道:“好。朕另有幾個題目,乃是跟上麵的題目相乾的,望孔先生有所教朕。”
內裡地錦衣衛聽聞動靜,倒是呼拉拉地湧出去十餘人,將孔興燮圍在此中,生恐此人學甚麼荊柯那一套,傷了崇禎。未曾想崇禎倒是手指內裡,喝道:“滾出去!冇有朕的旨意,不準出去。”
孔興燮身為孔子先人,如何不曉得這個出自《論語·憲問》的成語?固然平時都說甚麼以德抱怨,但是孔興燮倒是清楚地曉得這句話的完整版本:“或謂:‘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故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崇禎倒是笑了笑,接著問道:“那麼,以怨報德呢?又當如何?”
崇禎道:“嗯,這手不釋卷麼,倒也稱不上。朕不過是喜讀一些雜書罷了。”
孔興燮心道,隻怕不是你忘了,而是成心為之罷?麵上卻非常恭謹地應道:“門生不敢。”又是施了一禮後,才半個身子坐在了凳子之上,不管是禮節,或者是神態,都是非常蕭灑,讓人挑不出半分地不是。
待浩繁錦衣戍衛衛退下以後,崇禎倒是看著跪在地上的孔興燮嘲笑道:“朕初讀這雁丘詞之時,隻覺此中意境美好非常,便是較之關雎,亦不逞多讓。朕嘗覺得,做得此詞者,當是一代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