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暴君_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是全然不要臉麵了。孔貞運固然比之這些七八十歲的故鄉夥算是年青的,但是畢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依著當時的說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都是知天命的年紀了,算算已經年近六十耳順,又如何算得上是黃口小兒?

崇禎很鬨心很糾結,無窮度地糾結於遼東和東江那點兒破事兒。如果山海關和寧錦方向隻是管束,到時候建奴不顧統統地狂攻東江,到時候毛文龍就算能頂得住,估計也會元氣大傷。另一方麵,則更擔憂如果真正出兵攻打建奴後路,大明會吃更大的虧。畢竟現在的本身,手裡的牌並不算太好,輸不起。

能劈麵說孔貞運是黃口小兒的,不過是倚仗本身7、八十歲乃至於九十歲的高齡,強行以勢壓人罷了。畢竟到了九十歲,遵循大明律九十歲以上、七歲以下,除謀逆外,雖有極刑不加刑的法律規定,這九十歲的老頭子彆說罵孔貞運是黃口小兒,就是劈麵揍他,孔貞運除了受著,也隻得受著。

當本身提出要大光重光門,將南宗的曆代衍聖公重新以衍聖公的葬禮規製下葬,各位先賢也要大禮下葬之時,北宗的混賬們一個個的是如何說的?

“南宗的衍聖公已然是下葬過一次,並且想必在揚州之地也是以衍聖公的大禮下葬,現在迴歸孔林,雖為盛事,但是於禮分歧,豈有第二次以公侯之禮下葬的說法?”

孔貞運如何聽不出來孔胤淳語氣中的調侃之意?見這個混賬拿本身不當回事兒,當下便淡淡地開口道:“如果依著我孔府的輩分,我是祖父,你是孫兒。如果依著朝廷品級來講,你戔戔一個世職知縣,如此跟本公一個公爺說話,禮數安在?北宗就教出了你如許兒的混賬?”

孔聞韺聞言,倒也不為己甚,還是顫顫巍巍地坐下後,又開口道:“也罷,這事兒便先放在一邊。隻是胤植的事兒,不曉得你有甚麼章程?”

但是讓孔貞運心下不爽的,則是比及宣旨寺人和錦衣衛的人走了以後,北宗的這些傢夥就暴露了他們光榮的嘴臉。

孔聞韺卻道:“這兩件事兒,本來也能夠當作是一件事兒。”

更有倚老賣老之輩:“汝黃口小兒,何德何能襲此爵位?莫如過些時候,本身向天子請辭罷!”

曲阜縣縣世職知縣孔胤淳倒是開口道:“遵循叔父大人所說,當然是冇有甚麼題目。但是重光門的規製,非天子駕臨、聖旨宣讀、祭拜賢人、婚喪嫁娶,不開輕開。現在南宗先賢的骸骨既然已經在揚州依著衍聖公的大禮下葬過一次,又如何能再開了重光門重新下葬?這把重光門當何為麼了?叔父大人眼中可另有世宗天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