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東江那邊兒的武備還不如山海關呢,能撐的住多久還真是個題目。略微沉吟一番,王在晉才道:“以下官之見,以東江毛文龍的戰力,隻怕守不過一月。”
暗自佩服黃台吉小兒心狠手辣的崇禎這下子也麻爪了。恩科明天停止,建奴明天就給本身找樂子,這日子冇法兒過了。
如果打不掉文文龍的東江鎮,那也冇甚麼乾係,隻要兵戈就會死人不是?隻要把漢八旗派出去當炮灰耗損掉,再死掉一些蟎人,人丁減少了以後,剩下的物質仍然能比及來歲的收成下來。
如果儘起了雄師去攻打瀋陽,一時半刻的打不下來不說,一心給建奴當狗的科爾沁那些韃子也不提,單單是建奴回師來救,就很輕易打成一場野戰。
而對於此時的明軍來講,跟建奴打野戰,較著的不太實際。大明在遼東的精銳,早已在沈遼之戰和薩爾滸之役中喪失殆儘。剩下的這些,說他們滿是渣滓,確切是過分了些,但是要說是之前的精銳,那也純屬是扯淡。
在王在晉看來,這事兒就像個天大的餡餅普通,直接拿到了大明的臉上。隻要此時趙率教回軍遼東為前鋒,再儘起山海關的雄師直撲瀋陽,到時候建奴的老窩就能一舉端下。
王在晉不解,便對孫承宗道:“還望孫閣老指導。”
在孫承宗和王在晉收回八百裡加急軍報的時候,崇禎也在捏著遼東的密報頭疼不已。
孫承宗捋了捋胸前的長鬚,又伸手在輿圖上指導道:“前番孫某往朝鮮和東江而行之時,便細心察看過東江和朝鮮的武備環境。若建奴到了東江和朝鮮,隻怕半月可下東江,一月之間可下朝鮮。”
孫承宗思慮半晌,點頭道:“現在倒是無從判定黃台吉那小兒的心到底有多大,是想要除了毛文龍,還是想藉機兼併朝鮮。看起來,這一仗還非打不成了。不如我們聯名上摺子,走驛站八百裡加急,請陛下聖裁罷。”
王在晉道:“若如此,下官情願附名。”
孫承宗點點頭,接著道:“錦衣位的這位小哥兒將諜報由瀋陽送到這裡,便是再快,也要七八天的時候。有這個時候,隻怕建奴已經將近到本溪了。等我們籌辦好,再一起打到瀋陽城下,隻怕最快也要一月以後。且先不說打到瀋陽,我大明要喪失多少,便是打下了瀋陽,隻怕也冇有甚麼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