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升官發財冇有乾係。升官本身就意味著俸祿進步,朕也不會要求每個官員都如顏子普通。”
既然能搞出冰來,那就冇得說,甚麼冰沙啊,生果冰啊一類的,弄點兒出來去哄皇後,剩下的妃子那邊都送點兒疇昔。哪怕因為皇後懷著身孕不能多吃,但是看看崇禎天子特地命人弄出來的吃食,周皇後心中也是歡暢地。
崇禎的大小老婆們都很歡暢,另有比天子心中惦著本身更讓人歡暢的事兒麼?
一通火發完,崇禎倒是直接道:“凡做答第二題之人,皆罷。著該省學政廢其學籍。追回統統廩食及免稅等虐待。這類人才,現在的大明不需求!”
這些勳貴也太能作了。恐怕本身不敢用他們,以是派本身家不會襲爵的小兒子們出來犯點事兒――如許就即是主動將把柄送到了本技藝裡,好讓本身放心腸用他們。
第一題:你一起進京時顛末端哪些州縣?人丁多少?如何對待一個州縣是否敷裕?
把錦衣衛送來的摺子扔到一邊兒後,崇禎天子也不再去想這些勳貴的事兒了。擺佈都是要用這些人,用誰不是用?英國公年紀已經大了,也不曉得還能撐多久,總不能靠著英國公和劉興祚撐起來這個天下。不過,勳貴們已經表態――求天子看一眼,求天子用俺們,俺們但是把用來鞭撻俺們的小鞭子都遞給您了啊。
崇禎嗯了一聲,淡淡地開口道:“第二題為何冇有作答?”
但是題目在於,腦筋是個好東西,並不是每小我都有。這七八家勳貴家的小公子就是典範,惹事惹到了東廠頭上。東廠做為天子的家奴,還會慣著他們的臭弊端?
不過冇乾係,老是有膽量大不信邪的。
四五十份的試卷隻看第二題,並且還是走馬觀花地掃上一眼,隻冇多一會兒便看完了。
隻是在第一題上,便已經難住了九成的學子。這些東西鬼他孃的曉得!老子不會!
隻是這第二題是甚麼鬼?魚和熊掌都曉得,這是出自《孟子》中的典故。但是下一句是甚麼?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哪怕不會仕進也冇有乾係。大明有的是仕進的課本和例子,奉告你們如何去做一個能為國為民的好官。”
“時候到!”
崇禎早就將士子們的環境支出眼底。也不去接王承恩呈上來的試卷,隻是叮嚀道:“將答了第二題的,和未答第二題的,分開後再呈上來。”
但是不會也冇體例,隻得憑著一起上的大抵影象去寫出來,好歹也能混個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