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八旗裡邊的兵丁滿打滿算,一旗才七千五百丁。八旗加在一起,能戰之兵才六萬。
在這傢夥擔負山東參議賣力戍守遼海道期間,曾經和大帥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攻擊蒙古炒花部的營帳,大獲全勝。
崇禎天子想了半天賦想明白溫體仁說的是誰。
明萬曆四十七年,楊鎬這個二貨竟然調派使者去找建奴奴酋努爾哈赤商討罷兵。
後開原、鐵嶺又接踵失守,言官上書彈劾楊鎬,遂逮下獄,論死。
被建奴回絕後的老楊感覺自個兒丟了臉,糾結了雄師以後就籌辦去懟老奴。
一個進士出身的傢夥竟然能經略朝鮮軍務?還能跑到兵部去當個侍郎。
副總兵竇承武駐前屯監督蒙古各部;以管屯都司王紹勳總管運輸糧草輜重。
現在已經是崇禎二年,一拖再拖,眼看著拖不疇昔了,這傢夥的事兒也終究該有個說法了。
隻是這一回,萬曆天子卻挑錯了人。
總兵劉綎率兵一萬餘人,彙合朝鮮軍共兩萬五千餘人,經寬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麵打擊。
哪怕朕現在就吊死在煤山上,也彆想讓老子割一塊兒地盤出去!哪怕是一個生蠔扇貝都不可!
但是看看明朝本身這一方麵呢?
若擒斬其他努爾哈赤的十二支屬伯叔弟侄,及此中軍、前鋒、領兵大頭子、親信領兵中外用事小頭子等,一概重賞並且封授世職。
直到厥後開原、鐵嶺又接踵失守了,言官紛繁上書彈劾楊鎬,這傢夥這才被逮進了天牢,判為極刑。
總兵杜鬆率兵約三萬人的主力軍隊擔負主攻,由瀋陽出撫順關入蘇子河穀,由西麵打擊;
由此也產生了諸如袁都督一類的關寧軍閥。
但是更讓崇禎天子蛋疼的,則是楊鎬的出身。
萬曆八年的進士,曾任右僉都禦史,經略朝鮮軍務。蔚山一戰,大敗,撤兵回王京,與總督玠詭以捷聞。
不管是賣萌還是賣笑或者是賣身,總之就是各種賣。
究竟證明,不管是葉赫貝勒金台石還是布揚古,都經心極力的去懟建奴了。
總兵李如柏率兵兩萬五千人,由西南麵打擊;
像朝鮮這類小國,儲存之道在於事大,在於賣。
杜鬆與劉綎已死於疆場,馬林也於三個月後在開原戰死,明軍四路主將四人已失其三,獨一李如柏始終未遇敵,但在戰役以後數日即為言官彈劾。一年半後遼事更壞,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他殺以明誌。
成果不消多說了,李如柏也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