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暴君_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朱剛沉聲道:“這些糧食,多數顛末沃兒都司外的韃靼部,繞過順義王所部,再送到建奴那邊。此中又牽涉到了林丹汗給他們暗中供應便利。”

那麼題目就來了,大師夥冒著殺頭的風險搶來了糧食,成果又不敷吃,那如何辦?再去吃朝廷的施助糧?

屁股決定了腦袋,崇禎天子現在的思惟就很簡樸,朕是天子,天然就得想著天下的百姓,總不能因為這些人被逼得活不下去造反了就赦免了他們。

李應期和馬茂才聞言,一愣以後才拜道:“謝陛下隆恩。”

沉吟了半晌,崇禎帝皇又踱到桌子前麵坐了下來,手指持續在桌子上敲了起來。

這也就難怪這些叛軍老是在不斷地搶搶搶了。

見朱聿鍵臉上神采仍然凝重,崇禎天子想了想,卻也想明白了朱聿鍵的擔憂,當下又接著道:“情願隨王叔祖去身毒的,今後仍可回大明,朕亦不禁止。便是有想歸葬祖墳的,朕也應許了,如何?”

決這個字就不消多想了,必定是個死,犬這個字可就很講求了——莫非是要讓狗給咬死?

那還能如何辦?接著搶下一個唄。

公然,就見朱剛拱手道:“啟奏陛下,阿誰黃向南公然就不是甚麼走邊的販子,而是建奴。

冇有人敢下這個包管。

這個炮決,必定不是讓犯人在青樓裡打炮到****那麼簡樸,而是用大炮處決犯人的簡稱。

不搶能如何辦?

但是慶王和秦王一係插手出去,對本身卻也不是冇有好處的。

兩小我一個主剿,一個主撫,但是不管哪個,卻都冇有摻合進這些兒屁倒灶的事兒中,反而都是想著如何安定兵變。

崇禎天子嗯了一聲,倒是冇有持續再提慶王和秦王的事兒,反而對朱聿鍵道:“王叔祖不如陪著朕一起去行都司大營看看,如果今後到了身毒,凡是有那些不聽話的,王叔祖也可如此措置。”

但是造反的人多了,就算是突破了縣城後拿到一些糧食,但是又能有多少?並且這些人造反必定是要帶著家眷的吧?那家眷要不要吃?

崇禎天子這一番說法,不異於自承其過了,如果換成書麵筆墨,這幾近都相稱於罪己詔了。

若說是換成蟎清的那位能不要臉的自稱十全白叟的酋長身上,這倒也是普通——撥的銀子少,要施助的哀鴻多,以是這些“為國為民”的官老爺們才發明瞭非常巨大的,往糧食中摻麩子的體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