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對於淺顯的老百姓來講,加不加句讀都一樣,歸副本身不熟諳字……
因為內裡都是些關於朝堂和關外外洋的動靜,因此人們都以為這是邸報的加強版本,隻是開放給了天下人曉得。
扯遠了,持續說這些講讀人,其多是一些老童生,屢試不第,眼看著科舉有望,是以常日裡都是在街頭給人謄寫個手劄甚麼的,好歹也能混些銀錢餬口。
中間一火伴笑道:“你這蠢貨,大明律可未曾規定貪腐誅九族!隻要六十兩以上者纔要剝皮萱草,四十五兩以下便隻是砍頭罷了。早說讓你仔諦聽人說說大誥,你也不聽,現在曉得的可冇俺多了吧?”
不過最大的題目是,那些官老爺們和讀書人本身買歸去就能讀,哪怕隻是大略識得些字的大抵也能讀得懂,因為這報紙上都是些大口語,並且加了句讀。
然後就是新軍開端招兵了,傳聞隻要能選上,不但給二十兩現銀的安家費,每個月另有二兩銀子的餉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