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當帝王_第60章 二臣的用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朱由崧耐著性子又聽了一會兒,實際上對這個題目他已經定奪了,現在他隻不過走個情勢,想聽到本身想聽到的聲音,然後順坡下驢,這件事就算顛末廷議法度了。

鐘鼓齊鳴以後,文官坐轎,武將上馬,穿著整齊的文武百官很快在金鑾殿跪倒一大片,向金劂上端坐著的頭戴龍冠身著盛黃色五瓜龍袍的朱由崧山呼萬歲萬歲千萬歲。

“算了。”朱由崧一擺手打斷了還在列舉虧空賬目標呂大器道,“四鎮所需糧餉由朕的內帑付出吧,讓翰林院擬旨,先撥付滁州、和州的糧餉,因黃得功的人馬離京師比來,擔子最重,人家功績也最大,其他三鎮的糧餉後續撥付。彆的再從朕的內帑撥付一百萬兩充入國庫以作急用吧,不過儼若,等國庫有了銀子得如數還給朕。”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末節,朱由崧當然不管彆人如何想,又唆使呂大器道:“這筆銀子緊著賑災和欠俸的虧空來用,至於魯地的治河疏浚臨時先緩一緩吧。”

但如許吵吵到入夜也無濟於事,因而一擺製了他們,他看到一值保持沉默的禮部尚書錢謙益,麵色安靜,曉得這位東林魁首好標新創新,與皇家唱反調,最後終究投降韃子成了二臣,何不讓他說兩句呢?因而道:“受之何不談談高見?”

朱由崧一聽,這國庫真是窮的底朝上了,固然南明隻剩下半壁江山,但國庫也至於隻就這麼點銀子吧,還不及一個二等贓官的一半產業,又想到本身查抄的銀子,暗道,朝廷不是冇有錢呢,都流入了少數勳戚權貴的腰包。

呂大器字儼若,聽了以後唯唯諾諾道:“陛下義薄雲天,以內帑恩澤天下,實乃百姓之福,國庫殷實瞭如數還歸內帑天經地義,微臣記下了。”

散朝以後,廷臣們對朱由崧的這個決定損譽參半,批駁不一。

第二個奏本的是時任東閣大學士內閣首輔的高鴻圖,高閣老也是年過六旬的三朝老臣了,出列後對朱由崧舉板拱手道:“陛下,臣附和劉公之言,四鎮武將作奸不法,鬨得民怨沸騰,各地參劾他們的摺子堆成了山。臨時非論國庫虧空,就是有錢有糧,依臣鄙見,一兩銀子和一石糧食都不能給他們。”

想想這些,自發得江南士紳罵人很短長的錢謙益不無對勁地回府了。

眾臣也跟著阿諛,獨占錢謙益暗中嗤之以鼻,“狗屁的義薄雲天,私吞贓銀入內帑而不入國庫算如何回事?國庫虧空,你內帑都要脹破了,當眾拿出幾個錢來了立貞節牌坊,沽名釣譽,君王昏腐竟至於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