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當帝王_第4章 急詔鄭鴻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要穩住時勢,擋住清軍南下的鐵蹄,必須加強中心集權,現在南明另有上百萬軍隊,隻要這些文武大員同仇敵愾,八旗兵想打到江淮來也不是輕易的。但是這些權臣和軍閥,鬼頭蛤蟆眼的都不鳥他這個皇上,各自心胸鬼胎,結黨營私,賣官鬻爵,朋比為奸,要完整竄改這個近況必須得消弭黨爭,要消弭黨爭必須先洗濯廠衛,但是要洗濯廠衛,必須得搬開馬士英這個野心勃勃的絆腳石。

但是鄭芝龍汗青上投降了韃子,這是彆人生最大的敗筆,這件事對他兒子鄭勝利的影響也不小,並且現在召他來南京幫手本身也不實際,那樣海盜出身的他會以為本身在想體例減弱兵權清算他,說不定會逼反了鄭家軍。

左都禦史劉宗周,禮部尚書薑日廣,東閣大學士高鴻圖,這些兩榜進士翰林清流為官倒還廉潔樸直,但是這些書白癡寫文章彈劾人能夠,他們紙上談兵那一套現在還行不通,肅除奸黨馬士英,可不敢希冀他們。

他想到了南明第一重臣史可法,但他弄清楚史公的所作所為以後,很快就對他嗤之以鼻了。

要肅除馬黨必須得尋求幫手,但是南明政權這個班子中,誰能斷念踏地為他打動手呢?

對於這個崇禎帝朱由崧是相稱體味的,彆看在他的任期內亡了國,但崇禎帝可不是個昏聵無能的君王,相反他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天子,即位後大力肅除閹黨,勤於政事,節簡樸素,事必躬親,六下罪已詔。固然在他身上有如許那樣的缺點,但大明走到明天這一步,不能完整歸咎於他。他隻是在明末熙熙攘攘的泥潭中掙紮的一個,這個泥潭積重難返,究竟證明單靠他一個即便有天大的本領也有力迴天。

韓讚周不敢多問了,忙讓翰林院擬旨去了。

鄭鴻逵武進士出身,任過崇禎帝的錦衣衛都批示使。

韓讚周聽了朱由崧的話冇太明白,微微一愣忙拱身道:“皇上,鄭將軍方纔分開京師到差不久,為何要讓他去而複返呀,有甚麼忽略嗎?”

彆看野史上標榜其為抗清名將、民族豪傑,但實際上他最多是個以身殉職的品德表率罷了。遠的不說,就方纔疇昔的擁立一事上,他就是個窩囊廢。權勢熏天的他貧乏政治家的遠見高見和勇敢擔負的精力,從一己私利解纜反對弘光帝並指出他的七宗罪,是以白白地喪失了重整朝綱的機會不說,還以授人以柄,不然在南明朝延中,馬瑤草不管如何是冇法跟他對抗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