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_第144章 一四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在涼州一向呆到蟹田收完,便收到於掌櫃的手劄,本年蟹米仍舊大獲歉收,留下預算出的米,殘剩的蟹米將會同送進宮的蟹米送至都城。王修晉看著信上的時候,算著日子也快到涼州,便讓涼州糧鋪的掌櫃快些把需求預留的米盤點出來,餘下的裝車運往都城。

從涼州回到都城,把三地的糧食做了彙總,算清了數量以後,王修晉仍感覺糧少,開分鋪的速率要放緩。

忙完了秋收,打算好來歲的事,王修晉便開端動手籌辦回籍過年。王修晉在籌辦東西的時候,被米掌櫃喚去。繁忙了一年,王修晉早把過了看米掌櫃要去王村的事拋到了腦後,這會兒米掌櫃提起,才恍然記起有這麼一茬。米掌櫃叫王修晉來,主如果定去王村的時候,正月裡是不能出遠門的,米掌櫃籌辦仲春份去,又擔憂正值農忙的時候,會不會遲誤王家春耕。

王修晉不會想到隨口的一句感慨,由李菻善轉述給老將軍,又從老將軍傳到了皇上的耳中,冇多久各地便呈現巡查禦史。當然,王修晉是不曉得此事的,此令傳下時,王修晉人在涼州,忙著驗收這一年螃蟹和蟹田的產量。跟著養殖螃蟹越來越多,螃蟹的發賣也從之前的都城,傳到更多的處所,代價不但冇有降落,反而還上漲了一些。而蟹米的代價仍非常穩定,產量不比淺顯稻米,代價卻遠遠高於淺顯大米。

要出正月的時候,王修晉便問母親,他需不需求留在家裡等米掌櫃。王夫人看著小兒子,越想越心疼,今後小兒子冇有先人,到老了可如何辦。“要在家的。”王夫人開口說話聲音微微有些顫抖,王修晉忙蹲在母親的身邊,“娘,不要如許。此事於我來講是功德。”

從米掌櫃那出來,王修晉感覺本身走路都在飄,一向到回到王村,王修晉還冇想好,他是要留到米掌櫃到訪後,和米掌櫃一起回京,還是提早回京。

歸家以後,王修晉先和父母提起米掌櫃到訪的事,王夫人打量著兒子,內心為兒子即將成為彆人家的而不痛快,固然她知遲早會有這麼一天,可比及這一天到臨,內心還是不捨。“不是另有好幾年。”

鹽商開初並冇把朝廷定鹽價的事放在眼裡,便是便宜的鹽推出,鹽商們也隻是感覺朝廷是囤的鹽,想要逼他們貶價,幾家大鹽商聚在一起,得出的結論是不貶價,朝廷囤下的鹽很有能夠是之前去南邊送鹽時存下的,不會有太多,等存的鹽冇了,鹽價不還是他們說得算,提起往南邊送鹽的事,方纔安穩了幾天的鹽商又開掐,相互指責對方把鹽賣給朝廷,幾人坐在一起指責,誰都不承認他們給了朝廷鹽,卻冇有一人信賴此言是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