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柏並不知弟弟的糧被截了,聽於掌櫃尋來,他還覺得糧鋪出了甚麼事。待人出去,手裡還拿著封信,王修晉也冇多想,等他拆開信,聽著於掌櫃講清委曲以後,“還是讓雜貨鋪幫手送一趟,冇事的。”
關上門,王修晉和來的掌櫃聊了好久,待出來時,兩人相變甚歡,米掌櫃臉上也暴露笑容,這是談妥了。定好上工的日子,王修晉一向把人送到門外。這位掌櫃姓王,與王修晉同姓,說不定幾百年前是同一名祖宗。有了掌櫃,伴計的人選就更好辦,放出招工的信,過來應征的人還真就很多。王修晉依仗著強大的金手指,留下了五人,兩人分去飯店,三人留糧鋪。被留下的伴計聽了店主給的報酬後,一個個全都是滿臉的不置信,他們不是頭一天出來做工,便是名聲最好的店主也冇有這般的報酬。拿著簽好的契,讓識字的人看過後,有嘴快的人把王家糧鋪的報酬傳了出去,便有很多人想要去王家糧鋪做工。
方纔還想著有一線對抗的但願,這會兒直接被李管家的話拍趴下了,衣服全被汗水浸濕,他,他,他要如何說。
“宋弘毅。”來人恰是帶人趕到涼州的,王琇芸將來夫君。宋弘毅傳聞將來小舅子的糧被截了以後,立即動員部下的軍漢往這邊趕,雖說王修晉冇上門,但宋家倒是非常護短,哪怕王琇芸還未進門,他已經把老婆一家劃到本身人的範圍。
彆看於掌櫃還是縮在梧縣,冇有任何的變動,實際上,全部湘城都歸於掌櫃管,大事小事,於掌櫃都能做主。這會兒店主讓調糧,於掌櫃內心已經有了策畫,哪個城的蟹米能夠減一減,哪個能夠斷上了,隻是糧就那麼多,且在梧縣界內的統統有地的百姓,因在地中養蟹的特彆性,冇法蒔植兩季稻,也是以在淺顯稻米掉價時,蟹米不但冇有貶價,還漲了幾次,也使得百姓對種蟹稻更是經心,冇有人撮要種兩季稻。
和商販簽好契後冇多久,商販便把定好的數量送過來,王掌櫃賣力盤點,王修晉和商販說了一句話後,看了一眼王掌櫃,王掌櫃心領神會的點頭,數量和質量都冇有題目。王修晉非常痛快的給商販結了款。商販拿著銀票,細心查抄冇有題目後,內心感覺此次是碰到了有信譽的人。商販收糧賣糧很多年,合作的糧鋪天然不但是王家,可像王家這般立即算錢的,不是冇有,但太少了,有的糧鋪拖到現在還冇有給他結清陳欠的錢。
於掌櫃張了張嘴,想要勸說店主的長兄,可見對方的官服,到嘴邊的話又嚥了下去,隻能迂迴的提了個要求,“大人能不能派人跟著跑一趟,遠遠的跟著就行,如果碰到事,不消上前,隻需告之就行,冇碰到事那就更好。”王修柏點頭同意,於掌櫃不知雜貨鋪的背景,天然會有所猜想,且於掌櫃一心替鋪子著想,是個不錯的,何況他的要求並不為過,天然就冇有回絕的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