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_第二十五章:驚人的商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陸承啟還籌算,讓戶部把收錢的和記賬的、支出的官員分開,既互不相乾,又緊密聯絡,貧乏哪一環節都不可。陸承啟把這個設法一說,頓時引發了戶部內的大地動。懾於陸承啟的嚴肅,纔不敢抵擋。

可他也滿足了,內閣首任首輔,也足以青史留名。仕進做到他這份上,也算是到頭了,若再往上加,就是太子冼馬、太子太保、太師、太傅這一類虛職了。這些虛職,就和國公、王爺一樣,都冇有實權,空有品階,皆享一品官俸,倒是虛職。

天子的號令,誰敢怠慢?未幾時,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就被拿了過來。陸承啟拿起羊毫,在紙上畫了一個表格,彆離寫上“借”、“貸”兩個字,然後遵循一本賬目,把方纔支出的商稅,寫入應征工商稅收。陸承啟說道:“這是假貸記賬法,這個彆例的原則是有借必有貸,假貸必相稱。這個彆例的道理是,隻要有財帛的轉移,都會有資產、負債、統統者權益等要素的產生,而有借必有貸,不成能平空而來,用這個彆例一查,就能曉得,那些商家是不是偷稅漏稅了。”

林鎮中一時候不明以是,但略加思考,鼓掌稱妙:“陛下公然是天縱奇才啊,如此妙法,實在是臣等的福音!”當代的人最煩的就是做帳了,因為一不謹慎做錯以後,老是找不到錯的處地點哪,賬做不平,壞賬就多。更要命的是,一些戶部小吏,仗著本身做帳程度“高超”,竟敢明目張膽盜竊國度財務,偏生誰也查不出來。但這個彆例一旦加以砥礪,天下推行,那些犯警小吏則再也冇有縫隙能夠鑽了。

陸承啟不悅地說道:“莫要溜鬚拍馬,朕不吃那一套。朕給你旬日時候,要建立一個海舶司,附屬戶部,專征關稅。海舶司內部也需三權分立,不得一家獨大。你先擬好條例,便呈給內閣,完美以後,再由朕過目,下旨以告天下。不過,鐵器、糧食等計謀物質,如有誰敢出售本國,必不能饒,一旦查獲,打入監獄,審清案情,秋後處斬。”

陸承啟從震驚中規複過神來,也冇聽出來他的馬匹,反而是擺了擺手道:“不然,依朕看來,不成能有這麼多。起首,京兆府乃天下最繁華地區,月入兩百萬貫不敷為奇。但大同府、遼州、燕雲十六州、銀州、夏州、綏州等地,倒是瘠薄不堪,哪來那麼多商稅?倒是西域邊疆,可征得很多。你要想一想,我朝關稅要如何設置。”

陸承啟比及中午,京兆府的商稅才收錄結束,林鎮中顫抖著,把賬目遞給陸承啟的時候,本身都衝動得不可。本來還覺得國庫空虛的他,暗自憤恨徐崇光扔個他一個爛攤子,卻不料劇情開端神反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