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泰山之行恰好是練兵的好機遇,每一個小組皆是四人構成,由一名經曆非常的老標兵,以及一名熟諳泰山的昌豨部下的士卒帶領,再加上兩名剛精選出來的標兵新兵。
此時,管承並冇有領著本身的部曲,而是在雄師的最火線,滿臉崇拜的跟隨在馮耀身邊。
管承身高八尺,幾近與馮耀齊高,因為長年在海麵暴曬,麵如棗紅,生得非常粗猛,其兵器就是一麵鑲皮的木製大盾以及一柄厚重的單手大刀,另有一根常纏在腰間的飛抓長繩,鎧甲則是精製的皮甲!
“我們如果假裝冇有收到招降書會如何?”一名很很矮胖賊首問道。
“我想,馮使君必然會大為大怒,接著派其部下大將,進山圍攻我們的,我傳聞其部下有一員大將,姓魏名延,此人曾單獨領兵與曹操交兵,將曹操的雄師打得大敗,此人曾想要將我們的泰山統統的盜窟夷平!”另一名瘦高賊首驚駭的答覆道。(未完待續。)
他們的任務就是抓居處有敵方的標兵兵,將馮耀事前籌辦好的招降書帶歸去!
彆的另有一支短弓背在背上,以及一袋二十支箭矢的皮製箭袋!
管承亦不時呼喝著,學著馮耀的模樣奮力的開著路,手中的大刀不時揮動,將擋住來路的波折斬斷,挑開!
這二百斤,剛好是一名美人的最標準的體重,馮耀便將這些附加的重量,想像成了正揹負著一名美人開路的景象,以是一臉的輕鬆歡暢,健步如飛,手舞青釭寶劍,寒光閃動處,波折如同無物,被削成無數段,掃到一邊。
並且馮耀特彆誇大,此次的行軍,有驚無險,以是,平時精兵交給雜役揹負的行李以及糧食,此次必必要親身揹負!
那些擋住來路的樹枝或是波折,皆被馮耀領著眾親隨一一斬開!
“我不殺你,但是若你冇有將此信帶回給你們的首級,那成果將是你毫不想接管的!”劉順喝道。
管承固然負重比馮耀輕了很多,但卻冇有馮耀輕鬆,山路並不是他的長項,開了一會路後,便有些臉紅氣喘,額頭汗水冒了出來,再一對比馮耀的輕鬆,管承自愧不如!
泰山賊兵分離在泰山當中,平時行動非常的埋冇,如果主動去一一尋覓,很難全數將他們找出來,熟諳泰山賊兵活動的昌豨是以提出這個建議,被馮耀讚美采取。
馮耀的大盾是全鋼打製,重達六十斤,鎧甲是明光鎧,固然比起加厚鐵劄甲要輕一點,但是馮耀又特製了防護小臂與小腿的護甲,總重量仍重達八十斤以上,馮耀的行李更是比其彆人還要沉重,差未幾有五十斤的分量,再加上兵器,總重在二百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