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當然曉得山東有個梁山泊了,後代電視劇都不曉得看了多少遍,上英語課經常常偷偷在桌肚裡看水滸傳的小說打發時候,但是不代表此時的家裡人曉得啊,並且還不曉得那些人有冇有上山呢。剛好本身又順嘴說漏了後代的詞彙,趕緊難堪的解釋道:“額,冇啥!梁山泊就是個黑社會團夥的名字,黑社會就是甚麼山賊啊匪賊啊之類的,現在各處都是,我們鄒縣有一座山,就是離縣城冇幾十裡路程的嶧山,我就傳聞那嶧山上就有一個山賊窩,聚在那邊打家劫舍!”
朱明兄弟三個從小就都很寵嬖這個獨一的小妹,以是朱明根基上每次從縣裡回家都會帶上幾本書,然後親身教朱小菱識字讀書,以是朱小菱從小就非常推許佩服朱明,感覺朱明很有學問,懂的很多。
“既然糧米這麼值錢,大哥也說城裡那些大戶人家都依著這個賺了很多錢,不如俺們家也去發賣糧米,到時候天然就有錢了!”一向冇說話的朱家的老三朱剛發起道。
“大哥,我們能夠拿錢去縣城買糧食啊!”一向埋著腦袋苦思良策的朱小菱卻俄然想到了一個彆例,欣喜的朝著朱明邀功般叫道。
老太公對於朱明臨時免收自家耕戶本年的田租非常對勁,實在是他本身就是個儉樸的農家人,見不得同村的鄉親們被活生生餓死。
朱明頓時難堪當場,話說宿世本身也是讀了十幾年書,終究還是冇考上大學,固然是因為本身實在不喜好學英語和數學,導致嚴峻偏科,然後無法回家子承父業,持續做起了農夫,但是再如何說,好歹本身也是個顛末互聯網熏陶的當代化農夫啊,固然多數會冇去過幾個,但是有互聯網完整能夠不出門卻曉得天下事啊!
“老三,你整天舞槍弄棒的,那裡曉得!他們發賣糧米都要去江南路乃至兩浙路,隻要那邊旱情好一些,以是糧價比我們京東路低,但是你可曉得,不說兩浙路,從我們鄒縣到江南路就有差未幾兩千裡的路程!”朱剛那裡曉得環境,朱明不得不跟他解釋道。
朱明趕緊乾咳一聲,收回了已經嚴峻跑偏的思路:“並且你們不曉得的是,如當代道亂著呢,邊疆到處都在兵戈,海內也到處都是黑社會,就說我們京東路就是梁山泊的老巢啊,如果要去江南路發賣糧食,這一起上都不曉得會碰到多少次黑社會打劫!到時候小命都丟了!”
這幾年大宋天下各地都是乾旱少雨,隻要江南那一邊略微好一些,以是很多人都趁機做起了糧食買賣,從糧米代價便宜的處所買進多量量的糧食,然後運到糧價高的處所賣出,都是賺的盆滿缽滿,這個事情朱明當然曉得,因為他前幾年一向在鄒縣縣城讀書,城裡的豪強財主們根基上都在倒賣糧食,並且民以食為天,糧食這個東西,不管多貴,有人餓極了,天然不問代價也要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