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宋做農民_第四十三章:兩村合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蝗災。”世民氣機都明白這個詞的含義。

“嗬嗬,吳叔談笑了,我和吳用啥乾係啊,那是兄弟,這都是白送的,分文不要。”朱明勸說了一通吳叔才承諾收下。

朱明又從李逵手中提過一個荷葉的包裹和一罈子酒。

“毀滅蝗蟲事關嚴峻,百姓對蝗蟲心有害怕不敢打,但是雞鴨能夠吃。我此次把家根柢都豁出去了,葉貴從天山湖采購了一萬隻鴨子不日就到,到時候把四周的蝗蟲都滅了,大師也不要提甚麼朱家村、西塘村,大師都姓朱,今後同一都叫朱家村的。”朱明道。

吳家莊在朱家村向南十五裡,正幸虧朱家村和石碣村的中間地段。吳家莊有個落魄秀才叫吳用的,是朱明的好朋友。

“少主。”朱威過來施禮。

歸併後的朱家村總計五千多人,稻田一萬餘畝,旱地四萬多畝,此中屬於朱明自家就有一萬多畝。人丁多了氣力就薄弱了。

世人很歡暢,朱明聲望極大,無人反對,更何況他所做的都讓人獎飾。

這是一款新式的龍骨水車,用人力或者畜力提水的。

吳用父親挑著水桶正籌辦出門抗旱呢,就看到朱明等人來了。

“在東北他們有多大權勢?”朱明問。

西塘村要求立即派兩千隻鴨子,四千隻雞進入西塘村放牧,毀滅蝗蟲。同時還要賒銷一百架水車供西塘流村抗旱。

“這是一些您最愛吃的羊雜和一罈子陳大哥酒,冇事時候您老喝點。”朱明道。

最後朱安道:“既然大師都歸併成一個村了,立即構造五十人,學習放牧雞鴨,我先派兩千隻鴨子,四千隻雞疇昔開端滅蝗蟲。不過我可先說好了,誰如果膽敢使壞,偷吃偷拿放牧的雞鴨那可不是小事情,以是各位歸去給那些好吃懶做的人捎個口信。”

“我們村也有雞鴨,我們本身能夠放牧。”還是有人反對,但是很快被否定了,西塘村最大的一群雞不過二百隻,至於每家每戶的七八個雞都當寶貝養著想堆積起來整群放牧可不輕易。

這時候有個老者站起來道:“朱明,我家侄子,叫朱威,本年二十二歲,在北國金地深山老林裡挖人蔘,出去有五六年了,比來方纔返來,想投奔朱明,不曉得可好?”

吳用家是其中等家庭,父母不到五十歲,家裡有三十畝薄地,屬於那種吃飽的還少不足錢的家庭,不然也不會讓吳用讀書了。

又過了幾日設在朱家村河邊的炕房傳來大好動靜,第一批一萬隻小鴨子孵化出來了,要曉得在冇有溫度計的年代火炕孵化但是非常不輕易的。這時候西溪村上年紀的農戶看著地裡垂垂多起來的小螞蚱也感受了非常,這是蝗災的前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