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當才子_第九十三章 衣錦還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公生明,廉生威,也正因為張大少爺這手六親不忍和鐵血手腕,山東放賑過程中的貪墨環境大為好轉,平常放賑,賑災糧款最多隻能有一兩成放到哀鴻手裡,可張大少爺親手主持此次山東放賑,約莫能有五成糧食能夠實實在在發在哀鴻手裡――彆希冀百分之百發放到哀鴻,在中國從古至今就冇有如許逆天的功德。同時身為二十一世紀廉潔公事員的張大少爺也非常清楚這點,以是張大少爺在與山東巡撫趙彥和山東佈政使熊文燦打仗說話中,就成心偶然的表示――撈好處撈油水能夠,但彆過線,起碼得有一半糧食給老子發到哀鴻手了!另有得把麵子工夫給老子做好,彆象楊炳禦那麼心黑拿麩子米糠亂來百姓!隻要彆冒犯這兩條,老子便能夠裝看不見了。

船隊到了東昌,張大少爺先是陪著山東巡撫趙彥到災情最嚴峻的濟南府走了一趟,親身監督了濟南府的賑糧發放環境,又用尚方寶劍砍下了越線作案的鄒平縣令和新城縣令腦袋後,災情最嚴峻的濟南府境內的賑糧發放環境也開端好轉,總算冇有呈現汗青上就連濟南城裡都易子相食的慘景。末端,張大少爺又把宋應星從福州帶來的抗旱農作物紅薯保舉給了山東巡撫趙彥,建議趙彥在山東境內鼓勵紅薯蒔植,增加糧食產量,爭奪積年來災害不竭的山東糧食能夠自給。而治境平亂很有政績的趙彥固然對此將信將疑,卻也抵擋不住張大少爺的熱忱,承諾先在濟南府試種一批紅薯,如果收服從然象張大少爺吹噓的那麼高產,那麼第二年必然在山東全境推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