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圭身為陸旭的前任親信之一,實在就是鹽田的首要督造者之一,如何能夠不清楚此事?不過既然趙旻裝胡塗,明擺著不籌算究查疇昔的汗青,馬圭也樂得一起裝傻充愣:“此事下官有所耳聞。都昌本地灘塗浩繁,恰是煮海製鹽的天然地形,那陸逆起初將本地一帶均圈為自家製鹽的地盤,下官雖故意製止,但迫於其淫威不得不袖手旁觀,至今思之常常忸捏不已!”
“橫征暴斂,不如藏富於民。我意已決,就照此履行便是。”
青衫文士轉頭看了看海岸方向,眼神中透暴露一絲無法,終是長歎一聲,跟著中年文士回身回艙。一陣海風颳過,吹動青衫文士的衣冠,顯得說不出的蕭瑟苦楚。
一趟五禽戲、飛刀練下來,趙旻已渾身是汗。他一邊打水洗臉,一邊叮嚀親衛去將馬縣令請來。馬圭既然對外宣稱是投誠,在朝廷赦令下來之前,名義上仍舊是都昌一縣之主。昨晚因為忙於安排兵士安營、安撫百姓的事情,一向冇來得及好生扣問都昌縣的詳細環境,這時候趁著還冇解纜往下密,是該從速將新動手的縣城摸摸底了。
馬圭來得很快,兩邊敘禮結束後趙旻很快進入正題:“馬縣令入主都昌已稀有載,想必對都昌的景象可算得瞭如指掌罷?”
正在趙旻暗自思考時,馬圭俄然擺佈看看,隨後奧秘兮兮地靠近趙旻耳邊,輕聲道:“下官另有一事稟報,蓋是以事奧妙,下官隻敢伶仃向北海王一人彙報,還望北海王恕罪!”
馬圭見話題冇有引到自家身上,欣然道:“鹽田在數日前曾被一夥海盜突入,粉碎了大部鹽田。不過煮海製鹽本就對內部前提要求不高,修複起來也甚是輕易,若北海王成心,下官敢包管在數日內規複鹽田出產!”
趙旻聞言仰天長笑。這可真是打盹就遇送枕頭啊!據蔣欽所言,僅僅百餘騎的重甲騎便已威勢驚人,至今讓這位東吳名將念念不忘;可惜山東不產戰馬,如之何如!冇想到柳暗花明,竟然在這裡還能撈到上千戰馬!陸旭啊陸旭!你可真是一名好同道啊!送完兵器又送兵,這還不止,臨走了還要送我千匹戰馬,真可算得是一名大好人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