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時代_第057章 一座空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春雨來後,遵循往年的風俗,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去搭田腳蓄水、趕牛犁田的,因為這不但是等來了雨水的題目――這山穀裡的田和沙向來不缺水――雨水比從山裡流出來的冰冷的溪水要和緩一些。能把枯燥了一冬的田泡得軟軟的,但又不至於太冷。泡下水後的田,就像田裡裝了一麵大鏡子一樣,明晃晃的,遠近山嶽和樹木的影子倒影在田裡,像是一幅幅畫一樣,標緻極了。

到夏季的時候,還要做很多臘肉,這些臘肉要吃上半年,醃臘肉也用去了很多鹽。

有了這些蛤蟆的保護,就不怕蟲子吃水稻、禍害農戶。

如許一擔擱,直到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娘娘才催促著幾個小夥子就把鹽洞翻開了,要到內裡去取一些鹽來吃。因為這個洞子內裡也冇有岔洞,更冇有甚麼傷害東西,大伯他們就隻是幫著把洞口挖開了,而讓孩子們本身舉著火把出來取鹽。

但這些年來,用飯的人越來越多,並且大師乾的都是重體力活,用飯口重,菜裡放的鹽就多。

在災荒年景的時候,春雨到臨之時,如果誰家剛好這個時候有坐月子的人,月婆子需求補體子而又冇有雞肉吃的話,就常常會在田裡捉一些蛤蟆來吃,吃的味道比雞肉還好,補體子規複得也快,但都不會捉太多,也常常不會在一丘田內裡捉,一丘田裡的蛤蟆捉完了,那這丘田裡的莊稼也常常就完了。

大伯看著孩子們不太都雅的服從,想起本身年青時候不會弄,被人笑話的舊事,不由得高鼓起來。有了狗狗的提早報信,堂弟和表弟舉著稿把,遠遠地等在路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