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臘月三十,除夕到了。
這可把他氣壞了,乾脆將它往灶台裡推:“喏喏喏,鑽出來吧,恰好過年的時候吃個烤狗肉。”
之前製作的時候都是要白日做,然後曬上幾天直到曬乾,現在有了電暖風,這東西製熱才氣比夏季的陽光還短長。
敖沐陽用熱騰騰的白饅頭蘸了點油湯,又香又辣,真是開胃!
忙活一通,敖大國終究忙完了。
和紅薯糕分歧,凍米糖可得提早做了,這東西用糯米做成,把糯米洗潔淨今後,放進大鐵鍋裡用力蒸,比及晾乾開端炒,熟糯米會膨化,最後澆上一點糖汁,早晨凍起來後就是炒凍米。
這時候蒸饅頭的香味也很重,原始的小麥香比甚麼肉香更動聽,讓人聞到了一個勁咽口水。
紅薯糕天然是用紅薯做成的,這東西先將紅薯削皮然後蒸熟,爛糊今後拌上芝麻,白芝麻、黑芝麻都要有,然後用力攪和成紅薯泥。
宋秋敏拿了個大碗,內裡有濕紗布,她裝入紅薯泥,然後反扣在竹切片席上,如許提起來就是紅薯片,有點像是薯條。
敖沐陽他們歸去的時候,第一鍋已經差未幾了,烏黑稠密的蒸汽騰空而起,直上直下,看起來跟院子裡有人在修仙似的。
蒸饅頭的時候還趁便蒸了鹹菜,這是用豬油浸泡的鹹菜,有蘿蔔條、白菜、醃青菜等等,灑上辣椒碎、大薑和八角等大料,搭配饅頭比肉還下飯。
他籌辦了好些船用喜聯,先掛在船頭貼了個得有兩米高的大福字,然後在駕駛艙門貼了個‘一帆風順’,在船尾貼了一個‘滿載而歸’。
將軍也在咽口水,它趁著敖沐陽不重視,跑到蒸鍋前人立而起,想要跟著看看鍋子內裡蒸的是甚麼吃的。
敖小牛嘴裡咀嚼著紅薯糕片收回嘎嘣嘎嘣的聲音:“嗯嗯,我媽本年做的多,都給叔你的,讓你到時候去村裡人家分一分。”
到了現在,這成了一個傳統。
除了紅薯糕另有凍米糖,這個宋秋敏也給敖沐陽籌辦了。
當天中午和早晨吃的都是剛出鍋的大饅頭,敖沐陽連續吃了兩頓,吃的那叫一個爽!
前灘鎮周邊地區,普通都是除夕當天貼春聯、掛吊錢。
鐘蒼沉默了一下,說道:“不是,有家庭。”
一鍋饅頭出爐,敖繁華用盤子裝著遞給敖沐陽,道:“來,羊子,過年大饅頭,可香了。”
吹了吹,等饅頭不那麼熱了,他咬了一口。
敖沐陽笑道:“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