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徐氏看著她狼吞虎嚥的吃相,之前的氣憤倒是淡了,內心的優勝感又模糊升騰起來。她想著該如何讓劉頤承諾本身的要求,又不毀傷作為皇後阿母的顏麵,一邊裝模作樣地掬起長袖,一邊伸手拿起筷子,一口怪腔怪調的元都話又溜了出來:“阿囡慢些吃,不消急的,阿母還能餓著了你?倒是我們母女幾日未見,阿母對你甚是馳念,你也陪著阿母說說話纔好?”
誰知這麼一開口,倒是連她本身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調子倒是拿捏得對了,但是這聲音……為何如何聽,都感覺透著一股濃濃的土氣呢?本來該當從咽鼻出來的委宛尾音,如何就被直接嚥進了嗓子裡!
劉頤倒是迫不及待地在幾案前麵跪坐下來,權作歇息。飯菜的香氣直沖鼻子,腹中饑餓模糊升騰,倒是讓她暈眩的腦筋復甦了很多。她也不管巧嘴提示的飯前禮節,自但是然地捧起瓷碗,搛起一筷菜來,就著碗裡香噴噴、碧瑩瑩的米飯便往嘴裡送。
不管是在甚麼事上,她都很有本身的一套主張,穿戴打扮也不例外。她穿不慣綾羅綢緞,眼下|身著的一襲衣裙便是青杳費經心機找出來為她改過的,一應裡衣皆是貢棉,外衫則是麻質,印染裁剪固然標緻,卻非常樸實低調,合適現在國喪的情勢,也令劉頤穿起來感受極其溫馨。她髮色很濃,色彩與凡人有些差異,平常的假髮壓不住,一看便能看出端倪,是以現在隻是簡樸地挽了個墮馬髻,額前墜著枚素銀嵌珠的華盛,與劉徐氏相較,天然是不如後者富麗。
劉頤擺擺手:“無妨事。”她直起腰來,徐行前行:“阿母不是說,整治了一桌筵席?雖不是阿母親手做的羹湯,卻也好歹是一番情意,我是做阿女的,又如何能孤負了阿母的情意呢?”
劉頤驚奇地看了她一眼,淡淡道:“現在還是國喪期間,阿母慎言。”□□立下來的端方,國喪未滿四十九日,不管布衣貴族,一概不準動葷酒、行飲宴,現在莫說是四十九日,頭七才方過呢,劉徐氏在家時混鬨一番也就罷了,如何現在到了元都,竟還是一點心眼也不長!
劉徐氏作為地主之女,本地的土話說得順溜,官話也是學過的。但是這元都話,她倒是直到見了瑤川夫人,才聞聲了第一句的。元都作為幾朝的都城,說話的調子也與眾分歧,講究一個咬字清楚、話音清脆,彷彿編鐘鐺鐺般動聽,更有一點尾音悠長,音從喉、鼻出,聽上去便慢聲細語、高雅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