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_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五臟所惡”這塊兒,的確就是五臟的“小脾氣”調集。心怕熱,得風涼點兒;肺怕冷,得保暖;肝怕風,得躲躲;脾怕濕,得枯燥;腎怕燥,得津潤。這些小脾氣,我們都得順著來,不然它們就要給你色彩瞧瞧了。

接著,我們聊聊“五氣所病”。表情不好時,內心就像有隻小貓在“噫”個不斷,那是心在抱怨呢;肺如果鬧彆扭了,咳嗽聲就成了它的專屬BGM;肝如果火了,能夠就開啟話癆形式,滾滾不斷;脾一犯懶,吃東西就吞吞吐吐,消化不良;腎寶寶如果嗬欠打哈欠加噴嚏連連,那就是在提示你:“我累了,該歇息了!”胃如果氣不順,那可不是鬨著玩的,打嗝、反胃、心慌慌;大腸小腸一鬧彆扭,拉肚子就成了家常便飯;膀胱如果堵了,嘿嘿,你懂的,那滋味可不好受;膽嘛,一旦怒了,整小我的氣場都變得不一樣,的確就是“氣憤的小鳥”上線。

“五味所禁”這塊兒,得悠著點吃。辛辣的東西吃多了,氣兒就不順了;鹹味吃多了,血壓都得跟著飆升;苦味過量,骨頭都喊疼;甜食太多,體重就節製不住了;酸味過量,筋都跟著抽筋。以是啊,飲食得均衡,五味調和纔是霸道。

再來講說“五精所並”,這就像是五個小朋友搶玩具,誰搶到了誰就高興。精氣如果都跑心那兒去了,人就樂不成支;跑到肺裡,就變很多愁善感;肝那兒呢,就是愁悶小王子;脾那邊,則是怯懦鬼上線;腎寶寶那邊,驚駭感爆棚。這“五並”,說白了就是五臟精氣不平衡了,得從速調調。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