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_第19章 玉機真臟論篇第十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至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

黃帝問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對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以是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過分,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脈過分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過分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脹滿。帝曰:善。夏脈如鉤,何如而鉤?岐伯曰:夏脈者心也,南邊火也,萬物之以是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過分,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夏脈過分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過分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帝曰:善。

黃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氣光彩,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光彩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成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帝曰:四時之序,逆從之變異也,然脾脈獨何主?岐伯曰: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帝曰:但是脾善惡,可得見之乎?岐伯曰:善者不成得見,惡者可見。帝曰:惡者何如可見?岐伯曰: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過分,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臟,中心土以灌四傍,其過分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過分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帝瞿但是起,再拜頓首曰:善。吾得脈之大抵。天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至數之要,逼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臟府,每旦讀之,名曰玉機。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四時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