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_第167章 癰疽篇第八十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冇有了

諸癰疽之發於節而呼應者,不成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三旬日死。

發於足高低,名曰四淫,其狀大癰,急治之,百日死。

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旬日死矣。

發於胸,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不急治,三旬日死矣。

陽留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項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成治。

黃帝曰:何謂疽?

發於股陰,名曰赤施,不急治,六旬日死。在兩股以內,不治,旬日而當死。

岐伯曰: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大以堅,上如牛領之皮。癰者,其皮上薄以澤。此其候也。

岐伯曰:營衛稽留於經脈當中,則血泣而不可,不可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冇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