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眼,明顯是鬍子一大把的大叔向,卻恭恭敬敬給我行子侄禮的李佐國。
我滿肚子猶疑看完他的手劄,不由噓了一口氣,又看了眼已經步入中年大叔的李佐國,心中歎道,不幸天下父母心啊。
為了誇獎那些塞利斯人在討伐北方叛臣的戰役中所做的進獻,阿克蘇姆的攝政王後,決定將馬薩瓦港和阿杜裡斯港之間,屬於降伏的阿魯特裡亞部落的一大塊凸起海中的尖角地區,分封給這些塞利斯人。
然後朝廷下詔,以南海都督府管領外洋藩卓有效果,藩貢不斷,威名日昭,臣附大唐的外藩越來越多為由,賜南海都督府,授流外官和番外爵製之權,每年限定為爵子二人,爵男十人。可現授後備呈於禮部。
這麼做的結果是,僅僅到了第二天,衛尉卿衛王李琰,也將他才十三歲的兒子,新鄭王李恭送過來,說他這個兒子在長安無所事事是在不成氣,恰好去安西磨練,當個小兵也無妨如此。
因而輪到我要頭痛了,除了要對家臣辨明解釋,還要對付上門道賀,或者說是來旁敲側擊表態的。
但是作為前王朝的都城,曆代堆集下來的汗青秘聞和沉澱,不管是高大的城牆和堡壘一樣的城門修建,或是是堆積的人丁和商旅,都還是新興的巴格達短時候內所不能比擬。
但與其他現任現授的官身分歧,這個屯守官是能夠傳給子孫的,作為爵位以下的彌補,能夠名正言順的具有對邊陲屯墾地盤的辦理權和收益權,更像是一種低層次的分封,以鼓勵將士紮根邊陲,勇於開辟。
這下好了,我籌辦的第三批後盾軍隊的正副領兵官及其參佐僚屬,都有了人選,或許這恰是天子小白的良苦用心,來的都是我熟悉有善緣的乾係戶,卻又合適分化相製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