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科舉)_17.第17章:兩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先是在顧明琮的指導下,把整本《百家姓》學完,熟諳了些新字,而後就借了顧明琮家裡的一本《千字文》開端學。

除了能收成雞蛋、鴨蛋拿出去賣以外,待到雞長到必然大小,也直接聯絡了賣到城裡的酒樓去。

而後正式進學了,還要先學《孝經》,在曉得諸德之本後,纔開端學平常四書五經。

除開各種本錢,顧雲浩還是感覺養雞養鴨比較劃算,畢竟均勻一個月另有3、四百文錢的支出。

畢竟村裡彆的人家,那都是不準各房存私房的,大房也是如此,每月除了往家裡交俸錢外,收到誰的貢獻,也會交一半給公中。

當然,他們家裡花消也很多,首要就是兩個顧雲濤跟顧雲浩兩人讀書,每年買紙筆墨這些,還是要破鈔好幾兩銀子。

見著他到了幾次可誦的境地,顧明琮也就開端解釋文章的意義。

曉得了本身任重道遠,顧雲浩更是珍惜時候,開端給本身製定了一個練字和學習的耐久打算,每隔一段時候就按著來打算本身要做的事情,以此包管學習進度。

普通而言,學完這些東西,起碼都得十來年。

衛氏則還是首要以織布贏利,大妞已經十三歲了,早已學會了織布。現在又開端教二妞,家裡織布機不斷,母女三人輪番乾活,半個月能織一匹布,能賣個八十文錢,再撤除買線這些本錢,還剩下五十文的利潤。

從客歲開端,顧雲浩就漸漸發明這個堂兄在開端竄改。

雞蛋一文錢兩個,鴨蛋一文錢一個,他們每天能撿三十多個雞蛋和鴨蛋,如許均勻每天又能進賬二十文錢。

自從顧長榮到衙門當差後不久,衙門裡擴建了飯堂,像顧長榮這些當差的雜役也開端能夠免費到飯堂用飯。

待四書學完以後,方能治五經。

大房因著顧長榮當差,收到了貢獻,方氏普通都是往公中交一些,再本身留一些攢著。

當然,在衙門當差,還多少有些旁的支出,固然顧長榮在的兵房不如當初顧明良的戶房吃香,但好歹也管著城防、驛站、急遞鋪子等,一年下來,也還是能收些貢獻。

不得不說,讓顧雲浩跟顧雲濤一處讀書,還是有些感化的。

現在家裡的雞鴨越來越多,單是能下蛋的母雞,就有三十來隻。

五經彆離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都是先全數拉通學過以後,再從中拔取一經主修,其他輔修。

當然,按著家裡的端方,還是要上交一半給公中,剩下的纔是本身的私房。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