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兒_第九十三章 曲意逢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後宮當然是於承恩最早想到的尋求內援的處所。據於承恩安排在宮中的眼線向他報稱,後宮嬪妃中職位最為尊榮的兩位貴妃當中,婉容無疑是得天子專寵的一名,但是,若論起信賴二字,景暄則遠在婉容之上。由此,於承恩決定把尋求內援的目標先定在景暄,而不是婉容身上。

站在寶象宮門外的於承恩聽到貴妃娘娘請他入宮相見的回話,心底掠過一絲對勁:多年前本身不經意間得來的那件絕代奇珍“天蠶衣”看來在景暄身上起了感化。他樂嗬嗬地緊隨在朱雙身掉隊了宮門,走進正殿,迎頭卻一眼看到睦王李啟正陪坐在景暄身側,用冷冷的目光望著本身,不由暗叫了聲不妙。

(求訂閱,求月票,1o張月票加更一章)實在,於承恩十幾天前自涇州回的那份要兵要晌的軍報還真不是出無私意,想藉機擴大本身氣力的虛言。

因而,於承恩向隨本身一同移駐陝州的神鶴軍中軍郎將交代下移防的一應事項後,不待大隊人馬從涇州出發,就單身一人返回了長安:他要儘快地求見天子,儘本身最大儘力地消弭他對本身的猜忌,試圖勸說天子竄改初誌,能讓本身留在長安朝中。

劈麵碰了一鼻子灰的於承恩自是不肯就此罷休,見不著天子本人,通過天子身邊的人向天子通報本身的設法也不失為一條有效的路子。李進忠的死給了於承恩一個大大的警告:不能僅僅仰仗一已之力追求天子的恩寵,必須學會在天子四周找到能真正幫到本身的內援,不然即便是封了王,終究不還是落得個身異處的了局?

軍報出後不久,朝廷對此做出的連續串的反應的確令於承恩感到欲哭無淚、追悔莫及:他所討要的兵、糧無一落下地很快就給他送來了,但是同這批兵、糧一道而來的卻有二三十位朱紫在身的欽命封疆大吏,即連他監軍使衙門的駐地涇州,天子也派了位鼎鼎大名的“百官表率”,傳聞還是睦王拯救仇人的宦海熟行湯寬來擔負刺史,由此可見,朝廷對他於承恩的防備之心不言自明;

迫於無法,在與左膀右臂項知非和王懷貞多次構和無果以後,於承恩才向長安城中的天子出了那份現在看來對他而言可謂是得不償失的告急軍報。

這還不算,未過得幾日,天子又趁著莫州叛軍大本謀生內鬨,危不全為亂軍所殺之機,重修天下兵馬大元帥府,任皇宗子睦王李啟為帥,以老仇家道雲叢作為副元帥兼元帥府長史,無形當中將本身這位先皇冊封的九路觀軍容使手中的權力完整剝奪殆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