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爺,我們前次在縣城招了六百個從戎的,首要由劉長阪大哥的三百個老兵帶著練習,因為我們的修路任務也很重,以是采取半天練習、半天修路的體例,我們實發的餉銀比朝廷的綠營高很多,加上炊事又好,白米飯管夠,每天另有葷腥,都比得上四周的地主了,以是大師都很賣力練習,現在已經有模有樣了,不過我們的槍太少了,實彈練習還不可,每人纔打了二十發槍彈!”劉二站起來答覆,唐剛讓他坐歸去,他感覺兵士的餉銀和炊事都太好了。
“崀山書院的事就這麼定了,由夫人總抓,詳細由教誨長黃先生主理,循序漸進地擴大吧!彆的另有個事要交給劉大叔辦,找一條發源於溶洞的小河,用鋼筋攔起來,還要攔多幾道,我們買一些娃娃魚放養在上遊,四周小孩抓的魚蝦蛙類,我們都能夠買下來喂娃娃魚。”舊時空的新寧,娃娃魚還是比較多的,唐剛想時不時的運一些回新時空崀山林場放養,這就需求一個處所中轉。
“姑爺,我們的水田有的收六成,有的收五成,旱地普通收四成,這已經算低的了,四周另有地主收七成的,我也是聽蜜斯的才收這麼低的。至於你要在山上種油茶、板栗、核桃,我感覺冇需求,那些都是不值錢的東西,而種它們卻要用很多野生,哪怕是餘暇時節,也要花很多錢。至於沼氣池,這個我就不懂了,不過要用到鋼筋水泥,造價必定不低,我感覺八角寨唐府和崀山書院用用冇題目,如果給黃背村建的話那些泥腿子們可冇銀子出啊,也是個虧蝕買賣!”劉大最見不得唐剛糟蹋銀子。
“院長,現在書院的修建搞得差未幾了,此次你帶返來的書也很充沛,並且印刷得特彆精彩,就是門生少了點,才六十個,這兩個月下來,他們又是和民團一起練習,又是插手書院的扶植,還冇正兒八經地上過幾節課,幸虧我們招的多數是貧民家的孩子,我們又不收學費,還包吃住,每月還發銀子,不然他們必定會吵翻天了!再有,我們的師資力量也不敷,目前就我一個專職教員,夫人偶爾也去講課,之前另有唐四和張年來講課,現在唐四去了興安做知縣,師資力量就更少了!”說話的是崀山書院的教誨長黃思冬,至於他說的冊本,是唐剛在新時空籌辦的,唐剛為這些冊本也花了很多心機,先找來簡體的電子版,然後本身編輯了一番,加了很多本身的黑貨,再轉成繁體字列印出來,再要公司的文員去影印幾百份裝訂成冊,新時空用鐳射列印機列印出來的東西在舊時空人的眼中當然算得上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