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與李接踵共同著挖坑讓他往裡跳,待事成以後,拿著那份假和談,還能從他這兒再訛一筆銀子,心眼真是壞透了。
裡裡外外的活越來越多,作為四水船埠的賣力人,田鬆明底子閒不下來。
我一個西南鎮巡檢,和李家素無來往,若冇有好處乾係,憑啥幫他們辦事?
跟著船埠正式開張,田鬆明成了場院裡最忙的人,自家這邊,獨一鐘友來往數趟,運來很多耐火泥,彆的礦物還未見蹤跡,倒是院內房屋有些少,隻得雇傭青壯,加蓋房屋,以備將來職員增加上需。
相形之下,董承軍的任務就簡樸多了,那就是大肆招人,隻如果情願出海碰運氣的,他這邊都會收留下來,等堆積到必然命量後,就讓田鬆明雇船送到海陵島。
既然李家能拿出真金白銀辦事,他梁巨就得挺身而出,做出幫手的姿勢來。
李接踵表示同意,先簽書畫押,再返家送錢,事理完整說的通。
聽到這個動靜,梁巨頓時呆愣當場。
用董承軍的話來講,花這麼大代價搞來的船埠,光乾礦物轉運事情,實在是有些不劃算,倒不如翻開思路,隻如果總部那邊需求的物質,都可主動儲備起來。
題目是這和談簽與不簽,他可說了不算,一旦獲咎李家,今後的日子,怕是一天比一天難過。
在和董承軍籌議過後,田鬆明決定以這處船埠為基地,將銅、鐵、鉛、硫磺等常用物質歸入收買範圍,隻要有奉上門的,代價又充足昂貴,那就照單全收。
數日以後,李接踵再次將梁巨、吳順祥請到三水縣城,現場交割銀兩、簽訂和談,並隨他前去佛山閒居。
對外宣稱,則是福瑞昌在海陵島開埠,需求大量人手。
李家管事則苦著臉做出解釋,說他昨晚清楚見一女子籌劃家務,本日卻與吳順祥雙雙失落,至於其後代,說是為接待高朋,臨時安排到彆家安息。
在梁巨看來,福瑞昌挑選在四會縣境內建船埠,也有躲開佛山李家的企圖。
這下輪到吳順祥傻眼了,拿銀子走人還行,如果隨李家人去佛山,那這銀子到底算誰的?恐怕還是個未知數。
......
......
說白了,華興人算不算燕朝人,現在還冇獲得官方認證呢。
麵對李接踵的邀約,梁巨僅承諾稍稍偏幫,畢竟福瑞昌權勢也不小,真把人家惹急了,他就能有好果子吃?
無法之下,吳順祥提出先把銀子送回家,再跟你們去佛山,不然給和冇給有啥辨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