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李政又把楊明的設法說了說,讓張彪先彆急著下結論,明日和楊明一起,再細細扣問幾遍,務必將此事查問清楚,趁便把兩其中隊歇工清算的事情抓起來。
與此同時,對二中隊歹意怠工的表示,也要賜與懲戒。
向來就冇有失落一說,就是首長們太仁慈,把這幫貨蠢貨給慣壞了,餓上幾頓,再抽幾鞭子,保準個個誠懇聽話。
當然啦,礦區這邊,也得按端方作出表示,此中有兩項內容,一是對無辜死者的撫卹,務必托人送到其家人手中,二是對一中隊之前數次謙讓必須加以鼓勵,相乾表揚毫不能省。
見楊明並未接茬,趕緊解釋起來。
一天兩頓飽飯,那但是實打實地吃進肚子裡的,我們在家的時候,也冇這麼吃過吧?
以後的說話,楊明並未持續發問,也冇在打鬥一事上再作會商,而是提及他和楊寬的共同經曆,以及六羅山楊家的故事。
一中隊那邊倒是冇那麼龐大,一向是實心實意地乾活,但也禁不住劈麵肆意挑逗,心中亦存了清算這幫欽州人的設法。
之前當仆人的時候,他跟著老將軍跑過很多處所,此中和這裡最像的,就是合浦一帶的珠池,比擬那些衣不蔽體的采珠人,我們的工人過得但是天國普通的日子。
說到如何措置時,符慶最為光火,直言二中隊主動挑事的懷疑更大,必須嚴加懲辦,倒是一中隊,應當善加安撫,毫不能讓人家再受委曲。
從調劑態度來看,二中隊喪失小,情願通過補償息事寧人,一中隊則不依不饒,激烈要求懲辦凶手。
二中隊那幫蠢貨,就是冇見過世麵,才調出這等爛事,把他們弄到珠池乾上幾日,包管個個管首長們叫“恩公”。
鄧春的答覆簡樸瞭然,我比他們這幫無知村漢有見地。
上寨、下寨一脈同源,那又如何樣?一個楊字兩樣人,若不是華興人給我們做主,我楊明的腰能直起來嗎?下寨的窮鬼們能翻身嗎?公允道義是誰給的?上寨的那些老爺們,會因為同親同姓,就把我們當人看嗎?
誰敢壞首長們的大事,誰就是我的仇敵。
話裡話外,鄧春對二中隊多有迴護,但在烈度節製上,還是將兩名中隊長痛罵一通,管不住彆人,還管不住本身嗎,這倆貨當時必定脫手了。
親不親,事上看,此次跟從團長來到安錦的楊家人,足有十幾個,他們個個以華興人馬首是瞻,如果我楊明乾下對不起首長的事來,你感覺他們會向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