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傳奇_第222章 去榆林港看看7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把造紙和硫磺聯絡起來講授,聽起來就好懂多了。

對於李承等人來講,從日本返程,銀子又占不了多少處所,剩下的空間全數用來裝載硫磺,必定能多一份紅利。

一起行來,李承明顯考慮的比較深切,隨即說出心中疑問。

海賊禍亂形成這麼大的虧空,官府隻會佯裝不知,哪另有臉過來找費事。

題目是這玩意兒和漆器一個德行,長途運回燕朝大陸,底子賣不上代價,如果帶的多了,送人都送不出去。

走到打嗥嶺下,看著來交常常的繁忙人群,遠遠近近漫衍著的大小住民區,一行人幾近不敢信賴,就在一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片海岸樹林。

在濠鏡時,徐靖已經對華興需求作過詳細先容,孟慶祥這邊隻是再扼要反覆一遍,考慮到李承等人俱是福建、江浙一帶的海商,路途悠遠,最好能聚焦到一些廣東冇有、或者稀缺的物質上來。

比擬榆林港這邊,三亞各區的日子更加難過,每日能包管一餐主食,已經是傾儘儘力了,沿河、本地的村落,最多也就彌補些魚蝦,算是沾些葷腥。

喜好華興傳奇請大師保藏:華興傳奇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徐靖說不清楚,李承就隻能向孟慶祥就教了。

比擬白銀,硫磺這類東西,在日本屬於爛大街的種類,隨便找個小島,挖出來的硫磺品格,都比燕朝這邊經心製備出來的還要好。

所謂價量不成兼得,就是這個事理。

李承久居日本,首要運營的也是福建到長崎的貨色貿易,從福建解纜時,船隊俱是滿載,比及返回時,倒是半載,或者乾脆空載,日本特產的漆器、摺扇等物品,在燕朝底子賣不出去,紅利更是聊勝於無,而保持航路運轉的獨一大宗產品,獨一白銀一項。

治病救人用不了那麼多,搞火藥,缺的又不是硫磺,火硝比硫磺難搞多了,加上官府專營,底子就冇市場,在徐靖提出需求之前,硫磺就不在海商們的貿易清單裡。

孟慶祥笑了笑,趕緊表示林誌剛作答,像這類專業題目,他也說不清楚。

華興人將來造出的紙張,也要靠諸位海商船載而出,行銷各地的。

事理一說便明,華興人此時冇有產出,並不代表將來冇有產出,如果能拿硫磺換出來便宜、優良的紙張,這項買賣還是能做的。

從徐靖的先容來看,像糧食、礦產這些東西,廣東這邊均能供應,他們福建海商千裡迢迢運來,虧蝕的概率更大,像絲綢、瓷器、茶葉等主力出口產品,華興人又不需求,思來想去,李承以為有一樣東西,應當能夠達成合作,那就是硫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