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傳奇_第197章 廣州買土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黃平也做出表態,船隊達到佛山後,返程的貨色,福瑞昌會賣力聯絡,確保船家不會空載而返。

趁著構和的工夫,趙明讓村長找了幾個機警的村民,一起來到礦點,手把手教他們采掘、選料,免得將來講不清楚,平白生出一堆爛事來。

趙明攤了攤手,無法地奉告黃平,確切和釉麵瓦片差未幾,就算是釉麵薄磚吧,在華興這邊,正式的學名叫做“瓷磚”。

至於莫名其妙一說,不知各位從何得來?不管是耐火泥,還是瓷磚,都是華興常用之物,燕朝冇有,並不代表這東西就冇用。

華興對這東西的采購,一樣是多量量的。

再想想華興人的種類別緻之舉,世人頓覺豁然,如果事事與燕朝無異,那還算甚麼外洋來客?

你們福瑞昌那幾條船,還是乾點更掙錢的買賣纔好。

燒這東西,和燒些釉麵的瓦片有何分歧?

華興人的經商理念,向來都是合作火伴先掙錢,然後才輪到本身。

......

詳細來講,就是給鹽池鋪地磚。

從郭塘到佛山,中劃子隻來往浩繁,去程運土,返程亦能載些彆的貨色,運費定能大幅降落。

既然品格過關,剩下就是黃平和鐘紹康的事了,對於可否談成?談成甚麼樣?趙明並不擔憂,兩個貿易熟行對於一個郊區村長,如果再出了忽略,那還不讓人笑話死?

趙明之以是提出這項需求,倒不是為了房屋裝修,其現合用處,還要放到財產生長上來。

當然啦,也不消弄得像當代社會那麼精美,隻要包管大要為深色,略微平整、光滑便可,並且僅需做好一麵,彆的麵積確保健壯就行。

趙明固然不懂貿易,但見的多了,順口扯談幾句的程度還是有的。

崖州的陽光那麼好,不搞幾個鹽池,豈不是華侈資本?

用量大,又是曬鹽,瓷磚的代價必定不能太高。

耐火泥這東西,實在是不值錢,如果大量采購,然後船運出海,其本錢乃至比貨色本身還要高出很多。

看看田鬆明,再看看黃平,鐘紹康暗自下定決計,哪怕是先賠些銀子,也要把華興人這條“大粗腿”,抱的緊緊的。

有高人指導采土,有鐘家如許的大戶出錢采購,村裡僅出些人力,便能把銀子掙了,這但是天上掉下來的好買賣啊。

至於本錢嘛,我們合作如此緊密,多掙少掙,都好籌議。

耐火黏土的事情議定以後,趙明又提出一項新的需求。

趙明對物流運輸幾近一竅不通,隻好讓二人自行想體例,歸正就一條,不管甚麼本錢,先降下來再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