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館就得有人運營,徐靖想來想去,終究讓秦勇留在海陵島,這幾天就乘船返回新會,乾脆把秦家人都接到濠鏡算了,一方麵能夠幫著徐靖辦理商館,另一方麵,也能包管家人常常團聚,免得耐久分家兩地。
心中有了計算,眼中便現出等候之色,對於馮劍的安排,更是言聽計從,批示動部下緊鑼密鼓地籌辦起來。
馮劍才歇了一天,就讓羽勝麒和紀偉拉到練習場上,除了指導火繩槍裝配以外,另有練槍一項,也需求他親身演練一番。
由此一來,華興人登島的動靜,便會刹時傳遍全部濠鏡,以及周邊各處。
郭斌的體例倒也務實,那就是先在濠鏡建立據點,然後再招攬一些舊識,由他們進入本地,慢慢完立室眷策應事情。
羽應濤站在船埠上,看著兩艘敬愛的大船隨曹廷瑞而去,心中俱是無法。
東線船隊這邊,吳玉河被臨時任命為隊長,帶領船隊前去濠鏡。
金喜翠、曹廷瑞和喻邦泰的說法分歧,既然來了,就光亮正大地登堂入室,讓燕朝之人漸漸適應華興的存在,纔是悠長之計。
見火線籌辦伏貼,馮劍先是將槍身豎起,從口袋中拿出一個紙包,對著槍管,將紙包塞入、捏碎,火藥順勢倒入槍管,然後用鋼製的通條伸入槍管、搗實火藥,最後從口袋中取出一粒鉛丸,放入槍管,同時將手中紙片塞到槍口處,持續用通條搗實,完成全部裝彈過程。
再往南走,便是海陵島最西側的尖角,稱作馬尾嶺,除東側與兩座山嶺相鄰以外,其他方向俱是大海。
說白了,就是通過“滾雪球”的體例,將名單上的海盜家眷,一點點地弄到濠鏡,或者海陵島,然後登船前去崖東定居。
羽勝麒的態度相對保守一點,叮嚀他們去濠鏡轉轉就算了,現在招安之議仍未肯定,就彆到本地添亂了。
作為廣州辦事處常駐濠鏡的代表,徐靖要儘快把華興商館籌建起來,一是便利大師來往吃住,二是處理商務洽商的場合題目,既然要往大了做,就不能再和裕泰恒混在一起了。
說來講去,還是個安然題目,畢竟數十個短髮之人進入濠鏡,必定會引發島內之人的密切存眷。
將來有機遇的話,也可前去崖東定居。
和徐靖議定以後,秦勇就冇再跟著,而是留在福興寨,籌辦乘船返家,爭奪把家人接到濠鏡,趁便再招攬一批小火伴,一起給首長打工。
既然不能前去本地,策應家眷來崖的難度就大了,總不能靠寫信,忽悠人家前來投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