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海權_第五十九章 戰艦挖潛計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我北洋三艘裝甲巡洋艦,經遠,來遠則也能夠停止近似的改革。在側弦一共安插6座耳檯安排6英寸速射炮。而龍威因為噸位太小,以是能夠考慮在側弦每邊分外加裝一門速射炮。如許一來,我北洋6大遠在通過添置火炮和換裝速射炮後炮力比本來進步不止1倍。一名叫葉明的閩籍學員接著說道。

“說說看。”徐傑鼓勵道。

“這定鎮兩艦是我北洋之底子。改進難度是最大的。因為製作時候過早,定鎮2艦都是標準的船首對敵思惟的產品,4門能力龐大的12寸主炮是其首要進犯力,如果參考彆的6艘主力艦的側弦對敵思惟,那不管如何都要喪失2門主炮的火力。以是冒然利用側弦對敵思惟,有些得不償失。”一個叫李玄的瘦高個官門生小聲說道。

“這內裡設想以下幾個題目。第一,麵多加水,水多加麵的題目。你要進步火力和防護,為了保持速率,必定要增加動力,而增加動力必定會增減輕量。而增減輕量後為了保持速率還要增加動力,如許就墮入了一個死循環。第二,本錢題目。如果一條戰艦將設備和艙室佈局重新搞一遍的話,其本錢常常不低於新造一條戰艦。但戰役力還不如新造的戰艦,這就落空了改進的意義。”徐傑細心解釋道。汗青上的例子有很多,比方意大利人改進的加福爾號,彆看意大利人又是給火炮擴鏜,又是增加動力,但是其戰力還是不如法國人新造的斯特拉斯堡級戰列巡洋艦。日本的金剛也是如許。改了改去還是不如此特拉斯堡,而長門在改進過程中增加了上萬噸的重量,但還是不如歐洲新造3劍客(三劍客是誰?黎賽留,委內托和俾斯麥啊)

“哪作為我北洋戰力之核心的定鎮二艦有何改進打算?”徐傑對門生們的定見並不作出評價,僅僅是聆聽。

“第一,致遠艦可否包容下側弦一共多達6門的6寸快炮?”徐傑問道。徐傑清楚的記得,致遠的母型,智利水兵的埃斯美拉達號防護巡洋艦(厥後日本采辦後改名為和泉號)是2900噸的標準排水量,艦長82米。其主火力是首尾各1門10寸艦炮。側弦一共是6門6寸炮,動力體係和致遠差未幾。但是裝甲防護遠不如致遠,甲傾斜麵是1英寸而程度麵是0.5英寸。而致遠的穹甲傾斜麵是4寸。也就是說和致遠比擬,和泉號將裝甲防護的重量儘能夠的留給了兵器。就在這類環境下,和泉的噸位也達到了2900噸,超越致遠600噸。固然必定有因為製作較早而形成噸位操縱率不高的啟事,但是從二者對比來看,致遠如果想保持彆的機能根基穩定(比方航速,穩性)而在側弦每邊設備3門6寸快炮還是相稱困難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