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倚天屠龍記_第66章 黃鶴樓上論武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無忌埋頭聆聽琴音,半晌後,眼中一亮,說道:“前輩,長輩略有所悟。這琴音仿若武學中的至高境地,講究以靜製動,以柔克剛,用平和之心把握強大武力,方能收發自如。”老者點頭讚成:“不錯,你能有此貫穿,已然不易。這江湖紛爭不竭,武功越高,任務越大,望你今後善用武功,造福武林。”

無忌細心打量好久,說道:“這口訣雖殘破不全,但模糊透著高深的內功修煉法門,應是某位前輩在此留下的心得。隻可惜光陰腐蝕,難以窺其全貌。”逸塵可惜道:“如此精美之物,卻隻能看到隻鱗片爪,實在遺憾。”

四人在原地愣了半晌,小昭讚歎道:“這老者武功之高,已然超凡入聖,本日能得他指導,實在是我們的福分。”趙敏也道:“恰是,這一趟廬山之行,收成頗豐,我們從速上路,說不定峨眉山另有更多奇遇呢。”

老者言罷,雙手不斷,琴聲還是。無忌又問:“前輩在此彈奏,但是有何深意?”老者笑道:“我在這廬山隱居數十載,剋日感知有高朋到訪,便以琴音相迎。方纔見你們在山洞切磋武功,想必也是癡迷武學之人,我這琴音,亦是一種武學意境,不知你們可曾體味?”

世人一陣驚呼,趙敏卻點頭笑道:“這使拳的過分魯莽,一味強攻,馬腳百出,被人尋了機巧也是天然。”無忌點頭附和:“江湖打鬥,切忌心浮氣躁,需得剛柔並濟,洞察先機。就如武功秘笈中所講,上乘武學,無不是表裡兼修,動靜適宜。”逸塵問道:“張公子,聽聞江湖哄傳《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一本至陰至柔,一本至陽至剛,卻不知二者相較,又當如何?”

小昭獵奇問道:“公子,這兩人所使武功路數差異,倒不知誰能更勝一籌?”無忌目光凝睇半晌,道:“那使拳法之人,內力雄渾,根底踏實,所練想必是孃家硬功;而這使掌法之人,輕功卓絕,以巧破力,應是善於內家柔勁。若論勝負,還得看誰能先抓住對方馬腳。”

趙敏拿出一本古籍,乃是她偶爾所得,上麵記錄了一些失傳的武功心法片段。世人圍坐,逐字研讀。隻見此中一段筆墨晦澀難懂,提及“以氣禦形,形隨便動,方能入微”。無忌深思很久,說道:“這彷彿是說修煉內功到了極高境地,便能以真氣操控肢體,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與太極劍的劍意倒有幾分相通,都講究以意為主,不拘泥於招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