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王立於高台之上,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斑白的髯毛在風中顫抖,眼神中儘是憂愁。自元朝毀滅,他雖隱居幕後,卻也深知朝堂與江湖之間的奧妙均衡,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
朱棣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讓人難以捉摸的深意:“朕亦信賴你們不會有貳心。然現在江湖魚龍稠濁,各方權勢蠢蠢欲動,朕不得不防。張教主武功卓絕,人脈遍及天下,若能為朕所用,定能保我大明江山固若金湯。”
商討已定,張無忌和趙敏再次進宮麵聖。他們將設法照實奉告朱棣,朱棣聽後,深思很久,緩緩說道:“張教主公然思慮全麵。朕就依你所言,望明教能言出必行。”張無忌趕緊謝恩,表示明教永久都是大明的擁戴者和江湖次序的保持者,朝廷有需求,必然竭儘教中統統兄弟的力量。朱棣回想起在本身起兵和靖難戰役中明教的進獻,教眾的捐軀,也有所動容,神采逐步和緩下來,並意味性的客氣了一陣,誇獎了張無忌和趙敏一番,兩人連連推讓,讚美是皇上聖明。
趙敏思考半晌,輕聲說道:“我們無妨先按無忌哥哥與朱棣所言,明教幫手朝廷保護江湖次序,不參與朝廷內部爭鬥。同時,暗中生長權勢,以備不時之需。”世人紛繁點頭,承認此計可行。
金鑾殿上,龍紋大柱頂天登時,燭火搖擺。朱棣身著明黃龍袍,頭戴冕旒,端坐於龍椅之上,嚴肅的目光掃過世人,彷彿能洞察民氣。張無忌與趙敏恭敬跪地,行三叩九拜之禮。朱棣微微點頭,開口道:“張教主,朕聽聞江湖哄傳,明教企圖顛覆朝廷,不知此事是否失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