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新舊錄_第160章 廟堂之高,湖之遠(十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剛走上石子甬道,碧檀小跑著過來,到了近前,福個禮,才道:“東安郡王來存候,在偏殿候著。”

宋揚靈臉上帶著戲謔的笑:“就在門外好端端站著呢。”

門外的沁柔也漲紅了臉。

東安郡王便是藺楠和周君清的宗子藺識,與沁柔、由康是自小一起長大。前些時宋揚靈冊封其為東安郡王,準出宮建府。隻因府邸尚在修建當中,是以仍住宮中。

一應事項都是槐莊親身辦理。天然無事不當。宋揚靈檢察了一遍,又叮囑了他幾句話,不過是在外要細心身材之類,再說了些先先帝在這個年紀已經上過疆場的話來鼓勵。

“那沁柔?……”

藺識叩首道:“小侄願以項上人頭包管,沁柔絕無半點不軌之心。小侄亦知,王子犯法與百姓同罪。小侄不敢討情,但請陛下裁處,以儆效尤。”

“你包管沁柔並無叵測用心,但是你二人供詞卻前後不一,你讓朕如何信你?我看不若召她前來對證。”

藺識冇起家,亦冇轉頭。一點紅從耳根乍起,很快伸展到全臉。

眼看兩人就要擦肩而過,藺識俄然停下,低聲道:“你安然就好。”

但是,偏差了一步,就錯了平生。

宋揚靈不說話,隻冷眼看著藺識,等他解釋。

但是這對勁並未持續太久,就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心傷擊中。

話一落,瞧著槐莊驀地變暗的神情,宋揚靈內心一陣對勁。

藺識非常慚愧:“小侄今早才得知。”話一出口就知不當,既然是他約沁柔前來,如何又今早才知沁柔被抓?隨即拿話諱飾:“小侄本覺得沁柔踐約,未曾想是……”

隻要在沁柔、藺識現在的年紀,纔有存亡與共的情腸。就像她當初,亦是一心一意要跟從孟昱走天涯。

藺識麵色一赧,忙到:“小侄昔日疏於問候,還請陛下恕罪。”

藺識坐在圈椅中。從側麵看去,鼻梁高挺,嘴唇緊抿。麵龐非常沉寂。中間的高幾上擺了一隻雨過天青茶盞。已無煙氣飄出。想是等了一陣子了。

藺識一聞聲響動,立即站起來。兩手在前行了一禮。他固然麵帶淺笑,眼中卻有遮不住的焦灼,倉促道:“小侄倒是不知太子本日出宮。”

藺識像是就等著這一問似的,也不推讓,忙不迭開口:“小侄本日是來請罪的。”說著就屈膝半跪下了。他低下頭,聲音沉穩而遲緩:“沁柔夜闖宮禁,是赴小侄之約。她幼年不知輕重,小侄長居宮中,明知宮規森嚴,是知法犯法。請陛下懲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