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與大周世代為仇,比年交戰不休,現在李琰都率兵打到北狄老窩去了,還砍下了老王人頭,當真是奮發民氣,舉國大捷!
——他就是商渡口中阿誰“最好的朋友”?
世宗天子冇有嫡子,是以遲遲冇有立儲,到了暮年,諸皇子奪嫡廝殺,激發宮變,成年皇子幾近死的死廢的廢,隻剩下幾個不滿五歲的小豆丁。
剛好現在朝中武將人才殘落,急需新一代才俊出來接辦齊仲威的名譽職位……
這李琰應當就是世宗某個皇子的兒子,順康帝的堂侄子。
他往中間讓了讓,一名身材高大矗立,氣度英偉不凡的青年男人,大步上前,單膝跪地。
世人麵色俱是一變。
“陛下不必擔憂,末將此次千裡奔馳入京,是為陛下報喜來的。”
“末將在北狄王庭搜到多少手劄,乃二十年前封明德與北狄王子通敵暗害,讒諂嶽老將軍的委曲。”
“李琰,剛纔就是你一起喊著北境八百裡急報入宮來的,但是北狄又率兵南下進犯了?”
商渡已經直起家子,眸光炯炯地望向殿外,像是燃起兩簇熱烈的火苗。
大周國策,凡各地加急軍報,一起通暢無阻,至宮門查抄搜身後便可直麵天聽。
滿朝大臣神情凝重,一時候都在內心冷靜拜起了菩薩。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國賴長君,為保大周江山安定,世宗天子臨終前,在朝臣與宗親勸說下,不得不將皇位禪讓給已經成年的弟弟,也就是先帝。
“末將願以十萬嶽家軍英魂賭咒,懇請陛下,重審嶽老將軍叛國一案,誅殺奸佞封明德,還嶽家滿門明淨!”
“哎,你該叫朕一聲皇叔父纔對,如何如此見外?”
“給你講史乘的先生冇說過?”
甚麼來了?
順康帝天然也不例外,他一聽到李琰的名字,就反應過來他的身份了。
“請陛下容臣往殿外檢察。”
李琰麵色一肅,垂首道:“回稟陛下,家父恰是英親王。”
冇想到他不老誠懇實在自家封地待著,竟然不聲不響跑去北境當兵了?
順康帝看著那乾巴巴,麵龐可怖的頭顱,隻感覺心頭非常暢快。
萬眾等候之下,李琰不著陳跡地看了商渡一眼。
這位老臣不是彆人,恰是宗親中輩分最高的一名老王爺,曾擔負皇家宗令的。
這八百裡加急軍報,早不來晚不來,恰幸虧萬壽節這一日中轉勤政殿。
彷彿跪鄙人麵的人就隻是他侄子一樣。
“末將以北狄汗王首級,賀陛下壽辰安康,願我大周邊疆安穩,再無戰亂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