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大喜道:“此乃我大興之福,王刺史辦事有力,合該重賞。”
這些圖紙和內裡的講解一部分來源於《天工開物●舟車》,一部分來源於吳青打仗過的當代船隻質料,內容非常詳確可靠。
天子大笑道:“朕就情願聽吳卿這動一動嘴皮子的話,本日卻不知吳卿能為朕帶來甚麼樣的欣喜。”
吳青躬身一禮,說道:“啟稟陛下,再有兩三年,涿杭大運河便可全線通航。到了當時,稅租貨利,上供物帛皆賴漕運送至都城。而都城甲兵數十萬,居人百萬家,所費米帛皆仰給在此一渠。微臣估計,僅稻米一項,歲漕可達數百萬石,而我大興尚無呼應數量的漕船可供差使。微臣建議,在揚州餘杭、虔州等地設立官營船廠,製造漕船、座船、戰船及馬船。微臣畫了幾幅圖紙,一張是漕船,為平底淺船,行船極穩;一張為課船,船身狹長,行船速率快;一張為可在內水作戰的車船,可載千人,上有塔樓,前有撞角,可撞擊敵船,旁設輪漿,施於大江重湖,能破長風巨浪。”說完恭敬地呈上圖紙。
吳青忙謙善地說道:“陛下盛讚,微臣實不敢當。臣另一策就是在揚州、餘杭、豐州以及廣州開埠立市,設立‘市舶司’,賣力抽解(抽稅),保護港口,發放公憑(貿易答應證),製止私運等事物。一些範圍小的港口可設立‘市舶務’、‘市舶場’。彆的還需設立‘望舶巡檢司’,在海麵上置寨兵,庇護來往商船。各港口再劃出一塊地區,設立蕃坊,供蕃客居住。蕃坊自選蕃長,實施自治並完美相乾律法,庇護蕃商財產權和人身安然。這些辦法能夠鼓勵招攬蕃商,繁華市舶,以助國用。”
東衡州刺史又說道:“臣另有一喜信稟告陛下,庾嶺新道已然完工。現在江浙一帶可經水路到南康,過庾嶺新道走九十裡陸路便可在珠璣下湞水,沿北江入粵。現在庾關新道商賈如雲,貨色如雨,來往輪蹄行李之使絡繹不斷。此次微臣運送新鑄的銅錢,一部分由庾嶺新道轉至江南路,再經陸路運至都城,另一部分便是由庾嶺新道轉至南康入長江,經水路運至江南。”
吳青接著又從袖中取出一個盒子,倒是一個製作精美的旱羅盤。吳青恭敬地呈給天子,說道:“陛下,此物是為指南針。風雨冥晦時,可憑針盤而行,毫厘不差。當中磁針是由鋼針置放在磁石上半個月,經磁化而得。再將磁針重心安穩地安設在圓盤支點上,讓磁針可自在轉動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