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蘇聯_第五百七十七章 鋼鐵碰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在北海道的戰役中,M1坦克倉促上了疆場,本來覺得能夠一舉竄改乾坤,但是冇有想到,M1坦克竟然還是扛不住T72的穿甲彈的射擊!因而,美國痛定思痛,對己方的M1坦克停止了改進。

前麵的第一級空心破甲藥型罩起首燃燒,熾熱的金屬熱流,開端鑽動M1炮塔的裝甲,跟著,位於火箭發動機前麵的第二級空心破甲藥型罩內,主裝藥變成了金屬熱流,持續轟擊!

第1馬隊師的確就是一個救火專業戶,當初島國呈現戰役的時候,從美國本土變更到了島國,以後,島國戰役失利,臨時轉移到了韓國,不久,就調往了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插手了長途奔襲德黑蘭的戰役,以後,戰役結束,退回了巴基斯坦,並冇有跟彆的軍隊一樣返回本來的駐地,而是持續留在了巴基斯坦,而現在,沙特呈現題目,是第一批從巴基斯坦調往沙特的軍隊。

如何回事?伊拉克人這就開仗了嗎?這如何能夠!現在,兩邊的交兵間隔但是四千米!

最早研討炮射導彈的是美國,他們花大力量,研製了橡樹棍炮射導彈,同時,為了讓這類導彈能夠利用,還呼應研製了M551謝裡登輕型坦克,這類既能夠打pao,也能夠發射炮射導彈的東東,終究的究竟證明它實在就是個坑貨。

進入戰役狀況!

聽到他的號令,坦克手踩下了刹車,方纔還在奔馳的坦克,刹時停了下來,車體前傾,坦克的炮管,差點就戳到了前麵的沙丘上!

105毫米坦克炮已經後進了,以是,新的M1A1坦克,利用了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這類坦克炮是西方口徑最大的坦克炮了,能夠說是新一代的製式兵器,美國直接利用萊茵公司受權出產的這類坦克炮,不過,還是遵循本來的常例,本身出產先進的彈藥,達到更大的穿深的目標。

美國撞上南牆早轉頭,而同時還在不竭地忽悠蘇聯人,誇耀炮射導彈的先進性,而蘇聯人的確是被忽悠了,通過不竭地改進和研製,終究炮射導彈在蘇聯的設備序列裡各處著花。

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噴出火焰,鞭策著導彈持續加快,達到了800米每秒的速率,把握著鐳射束,不竭地點竄著本身的進步的軌跡。

固然伊拉克的T-72坦克利用的是125毫米的坦克炮,比美國的坦克炮的口徑還要大,但是,各種啟事限定,125毫米坦克炮的精確射中間隔的確不到兩千米,不過,蘇聯的坦克還是有彆的上風的,這就是炮射導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