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產戰機,聽起來彷彿是很龐大的,實在,跟出產汽車一樣,也是由一個個的零件組裝起來的,而飛機廠,普通來講都是出產機體的,發動機,航電各種設備,都有配套的廠商來停止出產。
“歡迎我們的中原朋友。”彆利亞科夫向來訪的中原職員說道:“我們非常歡暢再將我們的米格-23的出產技術,教給我們的中原朋友。”
畢竟,戰機可不是汽車,即便是產量大的,一年也就上百架罷了。隻要到了戰役體製下,才氣夠一年產量超越五百。
“我們此次主如果來看看出產線,我們國度的資金未幾,如果能夠將我們本來的出產線,改革一下,就能出產米格-23的話,我們將會節流下很多貴重的資金來。”徐將軍說道。
徐將軍的手伸出來,握到了劈麵的蘇聯人的手裡,顛末端近二十年,兩國的國防部長級彆的高官,再次將手握到了一起!
“我們的米格-23,機體跟米格-21近似,都是采取鋁合金作為主體框架佈局,在關頭的部位,利用鈦合金作為承力佈局。”進入出產車間,看到正在停止鋁錠切削的機體框架,彆利亞科夫一邊走,一邊先容:“以是,貴方完整能夠利用原有的設備,來出產米格-23.”
車隊向著莫斯科郊野的米低垂設想局而去,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其實在不到二十年前,好多人都來到過這裡,事情境遷,現在重新看到這四周的統統,很多人也是唏噓不已。
“好的,那我帶著大師,在工廠裡觀光一下。”彆利亞科夫說道。
表態很清楚,就是要看看出產線!對客人的這個要求,烏斯季諾夫和安德烈都非常獵奇,不過還是承諾了。
不過,跟著時候的流逝,米高楊和格列維奇兩人都已經歸天了,而現在,把握米低垂設想局的是羅斯季斯拉夫-阿波洛索維奇-彆利亞科夫,他在畢業後插手了米低垂-格列維奇設想局擔負航空工程設想事情。以後年青的彆利亞科夫被米低垂所賞識,62年的時候,彆利亞科夫就被任命為米低垂的第一幫手。70年12月米低垂歸天後,時年51歲的彆利亞科夫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米格設想局的總設想師。
此次軍售,必然能夠達成!中原需求先進的戰機,而己方剛好能夠滿足中原的需求,啟事就是這麼簡樸!
“對貴方的米格-23戰役機,我們已經非常對勁了,現在,我們想先去米低垂設想局看一看米格-23的出產線。”徐將軍說道:“我們想要看看米格-23是如何從出產線上麵下來的,我們海內的現有出產線,是否不需求大範圍改裝,就能夠出產米格-23.”